佯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3章 京城詭事,寒門仕子,佯忘,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春海之言,雖然有些偏激,但,闡述的卻是事實。
如果真能做到早一步革新貢院的話,怎可能遭此禍端?
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還是沒能做到事前的諸葛亮。即使僅做了半分,也不致於淪為天下人的笑柄了。
皇帝難掩心中的失落,一邊感慨一邊問道:“難道說,在小友眼裡,今上就是這麼的一無是處嗎?”
“也不盡然!”郭春海擺了擺手,中肯地說道:“適才你也提到了,天子他安內攘外,奉行三不之策,這些全都是他的好優點。除了如上,他還辦對了一件重要的事。而這事,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影響深遠。”
“哦?是什麼事?”皇帝聞言奇道。
“無他,就是將齊大人發配來了瓊州,並賜予了他自治之權,若沒有此舉,哪會有瓊州的今天?”郭春海很客觀地作評道。
唉……
不管承不承認,事實都擺在那兒呢。但凡是明眼的人,都能看得出來。
想到此,皇帝心中不禁黯嘆道:看來以後,還得儘量地重用一下齊譽,讓他頭生產隊的帶頭驢,繼續地給朕耕耘拉磨。
在上次時,他曾因心灰意冷而輕言致仕,也幸虧自己當時沒予準允,否則,豈不是要後悔了?
除了他之外,於科舉中脫穎而出的瓊州才子也要適當重用。就比如說,今科的進士陶辭和賴達源,他們就可以進入到翰林院裡加以深造。
這倆人皆發跡於瓊州,見多而識廣,定會為傳統朝堂帶來不一樣的全新風氣。
在辭別了郭春海後,皇帝便掛著漠然地回到了道德賓館內。
吳晚榮感覺挺奇怪的,為何聖天子來時興致沖沖,而返時卻是情緒低落呢?
莫非,是那個小孩子招惹到他了?
猜不到呀!
至於皇帝在思考什麼樣的人生,咱們暫且按下不表,現在只書京城內所發生的詭譎風雲。
在天子離京後,朝堂上曾出現了短時間的輕微震盪。
不過很快,就被內閣成員們給穩下來了,各種政事井井有條,各項工事有序不亂,皆執行得當。
然而,卻有兩個冷不丁的突發,打破了這片平靜。首先是,天子臨行前欽定下的兩大太監,即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他們兩個人才配合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便突然地折去了一翼。
也不知咋的,秉筆太監竟然突染怪疾不治而亡了。
如此一來,時任掌印太監的三德子便順理成章地來了個一肩雙挑,同時兼任了兩職。
此乃是宮廷內事,內閣成員們不方便參與干涉,所以,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三公公從彎腰待人變成了昂首闊步。
算了算了!
反正陛下不久即歸,屆時再作計較也不遲。
誰知,這事才稍稍平息,又有一則怪事被爆了出來。
說,年方弱冠的大皇子在宮內嬉戲時,不幸墜井而亡。
他雖為長子,但卻為庶出,所以按照份量來算,他還要排在二皇子李宏裕之後。
常年低調的他,基本上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除了大祭祀時偶爾見到外,平日裡幾乎聽不到有關於他的任何資訊。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老實巴交的人,居然莫名其妙的死掉了。
政客們皆認為,此事之中必有蹊蹺。
若再結合秉筆太監突然暴斃綜合來看的話,在這事情的幕後,極有可能存在一個主導的黑手。
可是,皇帝眼下不在,又該如何處置才好呢?
就在這個時候,殷俊挺身而出,他憤怒疾呼,必須要徹查此事。
他建議,由宗人府負責牽頭,再配以大理寺、都察院展開聯合調查。原則就是,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