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5章 碩果累累,寒門仕子,佯忘,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風過處,五穀飄香。
那一片片的莊稼,遠看就好似翻滾著的千層波浪;近看卻是,稻穀笑彎了腰,高粱漲紅臉,處處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然而,今年卻是有些特別,氣氛上明顯不同往昔。
原因無他,乃是那些南美的新型農作物,進入了它們在瓊州紮根的第一個收穫季節。
老百姓們所關注的,並不是這些新糧的古怪長相,而是它們的產量究竟幾何。
齊大人曾經親口說過,在這些外來的新糧物種之中,有幾樣屬於是高產型的作物,尤其是那個叫做番薯的,據說都可以產到萬斤之巨。
而現在,就是印證這說法對錯的時候了。
或許是受這個原因的影響,百姓們的好奇心,一直在那裡懸著。
田地裡,他們一邊忙碌著收穫果實,一邊讓讀書識字的先生幫忙過稱,以統計自家的糧食產量。
結果卻發現,果然是收穫巨豐、碩果累累。
意外的是,居然還真有那麼一家因為耕耘得當,灌溉及時,收穫上突破了萬斤之線。權且不論這個統計嚴謹與否,單說得出的這個大數,絕絕對對屬於是震撼性的。
果然,此訊息一經傳出,立即就炸了天。
傳言中的高產,於現實中確實存在,這並不是齊大人瞎掰胡扯,杜撰出來的。。
畝產萬斤的出現,基本上可以標誌著人們告別了可怕的饑荒,只要以後不出現因為愚蠢而導致的失收,就不可能再餓死人。
此事意義重大,可為里程碑。
在眾人們反應過來之後,妙贊之辭便接踵而至了,且如潮似浪、此起彼伏。
《瓊州旬報》上的某匿名人士率先發聲,直接用了一句溜鬚拍馬的打油詩歌功頌德:一個紅薯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
老百姓們相對實誠一些,齊齊誦起了那句老話:常言說,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懶;如今來看,果然如此。
人云亦云,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就在人們開始討論新作物的烹飪吃法時,瓊州府的大當家齊譽齊大人,就公然走出來對外說話了。
“諸位父老鄉親,新糧的種子目前還不甚寬裕,遠遠達不到普及之需,因此我建議,這一季的碩果大部分都要用作下一季的種糧使用,莫要人為浪費。等到廣譜種植實現之後,你們愛怎麼吃就怎吃。不過,這乃是一個倡議,至於遵守與否,純屬大家自願,絕不強求。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援。”
這個提議合情合理,且通俗易懂,每個人也都聽的明明白白。
是啊,如果連種子都不夠的話,又談何普及種植呢?
要知道,這些作物本就是齊大人費盡心思,從異域他鄉帶回來的惠民之糧,對於如何分配,他絕對有這個發言權。
就拿現在的瓊州來說,是既不缺吃也不缺喝,如此衣食無憂的生活條件,確實沒有必要去糟蹋種糧。
故而,齊大人的這個倡議很快就得到了人們的一致響應,紛紛表示願意配合。
這時,就有百姓們站出來說了,像這種自願的事,執行起來太不靠譜,萬一有人不自覺故意違反,誰也不能拿他怎麼樣呀……
這怎麼行,得想個轍才是。
於是,他們就來到了城隍廟處,向大神蘇軾虔誠祈禱道:“城隍老爺,誰若是刻意糟蹋稀缺的種糧,您就對他略施薄懲,嗯,讓他在屁股上長痱子……”
“對,癢死他……”
……
阿嚏!
誰在咒我?
齊大郎在打了個噴嚏之後,又撓了撓自己發癢的屁股,悻悻地暗想道。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久坐不立,案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