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章 你找死,地球隕落,古月希,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龍眼大小的血洞。
至於碎石在和面板高速撞擊時,就已在高溫下氣化。
再強大的防禦,在這種六百分之一光速的動能打擊下,都比豆腐好不了多少。
雖然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傷,但卻讓尹若風心有餘悸。
他如今思維速度堪比一臺超級計算機,視覺能看到數十公里外的一顆乒乓球,他可以無意識地收集,一兩公里內所有資訊,以供他判斷或者預判。
但他發現這依然遠遠無法支撐這種可怕的高速,他可以避開稍大的隕石,卻無法及時避開小一點塵埃。
尹若風果斷的開始減速,並繞過方向,朝月球飛去。
……
大約半小時後。
一個巨人從黑夜的太空飛來,如一顆小行星般高速的撞擊在月球表面,爆開一團刺眼的火光。
巨人一連翻滾了十幾公里,撞碎了數座環形山,才抵消了速度帶來的可怕衝擊力。
尹若風有些狼狽的站起來,好在撞擊前,他的速度已成功降到三四公里每秒,再加上變身帶來的強悍防禦力,倒是沒怎麼受傷。
他環顧四周。
這還是他第一次來到月球。
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和環形山佈滿了月球表面,地上滿是厚厚的月壤,尹若風踩在上面,每一步都煙塵飛揚。
這裡的重力大約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感覺輕飄飄,渾身都有些不得勁,稍稍一用力,就有種身體快要飛出月球的錯覺。
來之前,尹若風對這顆地球的衛星多少還有些新奇,但到了這裡時,就感覺有些索然無味,入眼之處一片死寂荒蕪,除了大大小小的環形山有些特點外,實在沒什麼好看的。
這時他神色一動,似乎發現了什麼,從巨人狀態縮小身體,貼著地面迅速地朝前方飛去。
半分鐘後,他停了下來。
面色嚴肅。
不遠處一個離地半米,直徑大約七八米空間通道,靜靜地在月球表面懸浮著,透過空間通道往裡看,可以隱隱看到那是一片大海。
空間通道一般都出現在地表或者地下。
很少位於空中。
至於太空,至少尹若風一個都沒看到過,原以為這種空間通道只有地球上有,如今看來這只是星體引力的影響,或者說……
尹若風心中若有所思:
“有意出現在星體附近!”
他看向遠處的火星:“那裡估計也有不少空間通道。”
“塔姆……”
他喃喃自語,心中再沒有多少僥倖。
“若是吞噬的話,整個地球都會被撕裂吧。”
……
京城大學的一間教室裡。
一箇中年教授正在給學生講課:
“空間通道,在如今學術圈主流的認知中,便是個蟲洞。
當然它的稱呼很多,比如時空洞,星際之門,愛因斯坦·羅森橋,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提出,在1930年又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加以完善。
作為物理學家,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
因為我們可以直觀地觀察到以前只存在理論和假說中的蟲洞,甚至自由往來,但我們又是不幸的,因為它聯通了一個可怕的世界,並放出了一群惡魔……”
蟲洞研究是如今物理界最大的大熱門,再沒有比這個更直觀,更容易研究的物理現象。
這時一個坐在後座的中年人忽然出聲問道。“劉教授,您是物理學家,你覺得這個蟲洞是人為的嗎?”
這人明顯不是這個班的學生。
劉憲明眉頭微皺,但想了想,還是解釋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