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帝御仙魔,我是蓬蒿人,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血。
他們出現的時候,沒有成群結隊,頂多三五人一起。而在他們後面,同樣跟著一群普通漢子,多的百餘人,少的竟然不到十人。
楚錚、張長安者一行人的隊伍,在大街上不斷拼殺前進,將路上遇到的月神教修士、信徒和吐蕃甲士,一一斬於刀下。他們的隊伍同樣有傷亡,但規模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在急速膨脹。
戰鬥之餘,看到不停從兩側匯聚過來的戰力,楚錚心中有驚濤駭浪。
出福寧坊的時候,鐵板對他說,如果你能活著衝出這條大街,或許能夠見到其他青衣衙門。
對其他青衣衙門的刀客而言,情況何嘗不是如此?
只有憑手中刀,身旁同袍,從本坊的吐蕃戰士中殺出一條血路,才有見到更多手足的可能?
一夜之間,成長良多的楚錚,怎會不知道,每一個坊區中,絕對不止三五個青衣衙門刀客?更多的刀客,只是倒在了跟自己手足相見的路途中,只是跟他們的敵人吐蕃戰士,一起沉睡在了冰冷街面上的血泊裡。
因為這些力戰倒下的青衣衙門,因為這些滿身是血,還在向前拼殺的青衣衙門,每一個坊區裡熱血亟待爆發,尊嚴急需重拾的漢家子弟,才能衝破卑微生活的枷鎖,將那些囂張的、野蠻的、欺壓他們的吐蕃蠻子,砍死在鋼刀下,砸碎在鐵錘下,打折在木棍下!
整個金城縣,該有多少這樣的青衣衙門刀客?
蘭州、河州、鄯州、廓州、會州,該有多少個鐵板,多少個衛大娘子、陳瞎子、鄭婆婆?
楚錚回頭,看到身後披青衣、戴斗笠的青衣衙門刀客黑壓壓一片。在他們身後,密密麻麻的漢家子弟緊緊跟隨,一眼看到街尾,還看不到盡頭。
因為啊,總有人不停從大街小巷、坊區院牆、窗戶屋頂上,奔來、躍出、跳下,加入到這條洶湧的洪流中啊!
不只是身體或壯實或瘦弱,或高大或矮小的漢子......
楚錚看到了,有尚未長大的少年,在燈火昏黃的門口,掙脫母親緊拉他袖子的手,衝到屍橫遍地的街巷,撿起一名青衣手中的長刀,吼叫著跟上了隊伍;
有頭髮灰白、身體顫顫巍巍的老人,喝止了老伴的糾纏,從倒在門框上的吐蕃戰士身下,抽出了還未染血的鋼刀。那一刻,他腳步穩了,身體不顫了,氣勢勃發,猶如一尊戰神,衝出了家門;
有或腰圓體肥、或身段纖細的婦人女子,用手帕、抹布包住了滿頭青絲,用刀割開了限制雙腿奔跑的裙子,抄著菜刀、棍棒甚至是鐵鍋,氣勢洶洶的加入了隊伍......
人人都說,遊牧民族全民皆兵,凡擰得動刀子、拉得開弓的,無論老弱婦孺,在大戰來臨時,都會成為戰士。楚錚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但他現在看到了,金城縣的漢人,是真正的全民皆兵。
楚錚知道,頭髮灰白的老人,用手帕裹頭的婦人,是有故事的人。
在金城縣,在蘭州,在河西,有多少漢人,沒有故事,沒有被月神教、吐蕃人給予的痛苦記憶?
現在,他們可以有仇報仇,有怨抱怨了。
在金城縣,在蘭州,在整個河西,該有多少這樣的老人、少年、婦人?若能在今夜都見到王師,遇到青衣衙門的刀客,他們定會爆發出同樣的戰力、鬥志、氣勢!
若是如此,月神教、吐蕃人,豈能不完?!
楚錚眼睛又紅了,他今夜老是會這樣。他忍不住。
他想告訴安王,告訴王師,告訴青衣衙門,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給了他們、我們,這個可以向月神教、吐蕃人放手戰鬥的機會!
從未有過哪一刻,如現在這樣,讓楚錚這般敬重一個人。
他想跟著王師的統帥——安王,殺盡金城縣的吐蕃人,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