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蝴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節,將瓷就瓷,風中蝴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穿幾回就勾破一個洞,主人希望挽救,要有縫補攤能幫著縫補看不出差別,必定會送到縫補攤來。魯春花自學了一手好刺繡,她能將衣服修補得找不到破損痕跡。
春花縫補水平在東區那邊很有名。那邊片區有需求的顧客總會跟人打聽找到攤位,生意等於自動上門。
春花縫補名聲遠揚只在東區,西區這邊可沒人知道。擺攤第一天,魯春花只接到兩樁生意,第二天好點,賺到十元。第三天,兩單大生意沒做成。
魯春花除了縫補,還會鉤針編織。小孩的鞋子,女人的披肩帽子,她都鉤得精緻。鉤針編織比換拉鍊翹褲腳有賺頭。三輪車上有她鉤針鉤的花樣樣品。有兩位少女和一位中年婦女看中花樣,有意預定鉤針披風帽子,但信不過流動攤位,怕預付了定金找不到人,只說過兩天過來有成品就買。
沒有定金,魯春花不敢接單,怕鉤織出成品顧客不來拿,落在手上賣不出就虧了。
說來說去,沒有固定攤點就沒有保證,顧客不放心。魯春花呢,只想著節省成本,忘記這裡是陌生地方,她在這裡沒信譽保障。在東區,顧客基本都知道攤主的家就在附近,一問就能找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付訂金無後顧之憂。
失去兩單大生意後的一天,春花攤位面臨滅頂之災,被城管驅趕了。
城管問題,不是魯春花部疏忽,而是原先在東區,城管清楚魯家家境,知道魯春花因身高進不了工廠,同情之下,就睜一眼閉一眼,允許春花縫補攤擺攤。魯春花以為別處的城管也會通融,結果差點被西區的城管推走三輪車。
魯秋生記憶裡沒有城管方面印象,加上魯春花縫補攤一直可以存在,害盧秋以為這個世界城管不管攤販,考察擺攤地點時,就沒考慮這方面因素。
兩件事發生後,盧秋認為租個固定店面勢在必行,從銀行取出錢,先斬後奏了。
魯春花知道盧秋租了店面後,找到車庫房主退租。車庫房主回答說要退租可以,只退十個月租金。你不想損失兩個月租金,行,房主同意你自己轉租,租多了是你的本事,租少了跟房主無關。
違約要先損失九百,魯春花更捨不得了,一邊嘮叨盧秋一邊佈置店面準備搬進去。
店面不能跟三輪車一樣簡陋,盧秋買了點白水泥將牆壁刷白,購置了一節櫃檯放在店裡,用來放置樣品,另外買了點零零碎碎的東西,縫補店算是有模有樣。
簡單地放了一掛鞭炮,縫補店開業了。開業前,盧秋回了趟東區巷口,在原先魯春花設攤位置電線杆張貼了攤位遷移通知。有這張通知廣告,東區的老顧客會循著地址找過來。
魯春花開店的事辦妥,六千元餘款用盡,家中沒有餘糧,盧秋迫切需要儘快找到一份工作。
買了十幾份報紙,盧秋研究了一兩天,滿懷信心去應聘面試。盧秋選擇去面試的工作基本跟文字和英語有關。前世,盧秋對文字運用是爐火純青,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英語一般口語交流沒問題,比如今大部分大學畢業生要強。
盧秋自問有兩項長處,就是沒有大學文憑,面試成功機率也會很大。
盧秋低估了招聘單位對文憑的重視程度。幾乎所有公司的招聘負責人首先要驗看的是文憑,沒有,請走人,話都不容盧秋多說一句。即使有單位疏忽沒先提文憑,對盧秋表現滿意,等盧秋說出自己只有高中文憑,該單位面試人員立刻遺憾表示按規定不能錄用,即便應聘者表現相當出色。
盧秋在外奔波一個多月,都敗在文憑上,沒有伯樂破格錄用。
“秋生,這裡有家快餐店招工,要招聘兩名收銀員和十名服務員,工資待遇不錯。”魯春花將一份報紙推到盧秋面前。
剛開的新店生意清淡,當月收入勉強跟一個月租金持平。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