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頁,女帝養成系統,梟藥,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莫提,年後就要首次開始的春闈,又會比往年多出近一倍深有才學,又毫無牽扯的乾淨貢生。
但靜嫻還沒來得及做這些事時,卻是又接到了從前線送回的戰報——西北告急!
靜嫻先前隱約的奇怪不安成了真,本已是節節敗退的西哲一族,近幾日忽的勇猛了起來,黃將軍似有不敵之勢。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狀況,黃將軍也弄明白了大致原因,西哲這一任野心勃勃、英明雄武的族長不止有大志向,還有一副很是「精壯」的身體,體現之一便是他生了整整十個兒子,女兒更已幾乎記不清。
但兒子多了,並不僅僅意味著多子多福,當西哲族長接近不惑之年,正在大展雄風率兵攻打下原時,他素來滿意,已經成人的繼承人大兒子卻是等不及父親歸天,自己在大後方活動的很是頻繁,似乎打定主意要趁著這機會讓暫離王座的父親永遠無家可歸。
不過按現在看來,最終意氣勃勃的幼狼沒能戰勝老而彌堅的父親,族長帶著幾百親信秘密從下原撤回,不知用了什麼手段在半月內就徹底粉粹了這陰謀,將他的長子祭了天狼神,乾脆利落的立威之後又一鼓作氣帶了上萬蠻兵回攻,不僅完全奪回了先前的劣勢,從戰報來看,似乎連下原城都已岌岌可危!
雖說是西哲族長蓄意隱瞞,但直到現在才知道了事情實情,只從這點也能看出因為大趙先前對哲哲的毫不在意,訊息閉塞到了怎樣的程度。相較之下,對大趙覬覦已久,毫不放過的西哲能這般一朝勢大、厚積薄發,便也不是沒有緣故了。
但無論如何,靜嫻此時要面對的,卻是急需再調不少計程車兵錢財糧草往西北去,否則下原失守說不得就會真的發生。
因為私下已算眾人皆知的原因,聖上為表誠意,還依然住在英靈殿對著祖先祈福思過,所以眾人也就未在空著的御座下議事,而是徑直去了靜嫻的壽康宮。
何大人坐在案下,抬頭看著靜嫻面帶憂慮:「臣雖未在兵部謀職,不甚清楚,但方從戶部調離,卻知道若再增兵恐,戶部怕是就該到您這叫窮了。」
靜嫻冷哼一聲,語氣諷刺:「除了七年前先帝在時的那場雪災,我大趙這麼久一無天災,二無,算是國泰民安,可如今外敵犯境,國庫卻連軍餉都撥不出!還真是得力的很!」
「您也知是怎麼回事……」何大人拱拱手,苦笑著說得坦然:「說句實話,若不是賀氏倒了,已讓他們收斂許多,莫說增兵,我大趙怕是連黃將軍帶的這十幾萬都派不出去。」
聽著這話,從城外趕來的衛清河也在一旁搖了搖頭:「照此看來,便是名義上不缺,憑他們吃空餉的膽子,各軍府裡也不一定能再派出兵來,就算太后下旨逼他們勉強湊出來了,也只會是四處新徵補上來的缺口,這些人便是送上了前線,也是白白送了性命,無濟於事。」
「這般手段,也難怪賀氏當初憑一家之力,就有錢滿朝的收買官員,豢養私兵,甚至事敗後從國公府上搜出的東西都能值得朝廷幾年稅賦了!」靜嫻嘆息一聲,抬手揉著額角,心裡卻在暗自發愁,連陳大學士的變革都能讓他們反對到那般地步,自己又要如何能讓他們把已經吃進嘴裡的吐出來?
衛清河像是明白靜嫻在想什麼,嘴角帶笑的看著她開了口:「清查強逼不是好法子,更何況您如今也不過是代帝聽政的太后,與他們玉石俱焚是可清了朝政,卻只會折了自己,便宜了後來人,就如同您當初對陳大學士做的一般!」
何大人眉目一挑,偷覷了一眼說出這般大膽言行的衛清河,但因為他還不怎麼能摸得清這個出身戲子,掛著樂師之名,現在卻做著謀士活的人和靜嫻到底是什麼關係,倒也識趣的沒有說什麼,只是老實坐著,一言不發。
聞言靜嫻垂了眸,語氣冷淡:「我已知道清樂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