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二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本卷終),從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熊二先生,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現了大明朝其他地方的官僚現狀。皇權不下縣,地方鄉紳自治,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官員貪婪,小吏殘酷……
“我曾經親自走訪調查過大約六百三十二位底層農民,調查結果如下:自耕農(有自家土地、農具),每年的收入是七三分,土地之中七成收成歸自己,三成歸朝廷、小吏、官員。佃戶三七分,三成歸自己,七成歸老爺(土地主人)、朝廷、小吏、官員。”
“絕大多數的底層農民,他們每年吃的食物都是極其稀少的。農忙之時,他們才捨得一天兩頓乾飯。其餘時間,往往是一天兩頓稀飯。一些特別窮的,連兩頓稀飯都無法保證。”
“故此,絕大多數的底層農民,都是有病的!小病他們咬著牙扛著,大病就只能家破人亡。死後也只是草蓆一卷,就地掩埋。這就是大明朝,最底層最卑微最老實最無奈的草民!”
“而大明朝的總人口,大約是一萬萬兩千萬之數,九成以上都是底層農夫,他們的口糧少的可憐。而他們每年勞動的產出是二十七億石糧食,只需拿出七億,不,五億,不,哪怕只有三億石糧食,也能夠讓他們每天兩頓稀飯,也足夠讓他們吊著命不造反!”
“然而,大明朝廷的歲入不過四百萬兩,即使加上各種實物,也不會超過兩千萬兩。這便意味著,以大明朝廷的財力,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養活大量災民的!”
“即使朝廷願意付出,也沒有這麼多銀子去收購糧食讓災民飽腹。即使朝廷透過抄家等方式,獲取了大量銀錢,考慮到當前大明朝的行政效率,漂沒、火耗、人禍之下,我依然不看好大明朝的未來。”
“朝廷無法養活大量災民,那麼當災民無論如何也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會做什麼?他們會怎麼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寫到這裡,熊巖沉默的喝了口茶:“天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禍!當底層百姓連最後的溫飽都無法保證之時,文人士紳卻還在流連於歌舞樓臺之中,這樣的大明,又豈有前途可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