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7頁,大唐孽子(上),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弟弟楊七娃出海回來,楊家的日子一下子就上了好幾個臺階,連帶著何餘生的生活也發生了大變化。
雖然何餘生不是吃軟飯的人,但是不得不承認,他人生的第一個躍變,跟楊家有著密切的關係。
開著一個雜貨鋪子的他,由於有著楊七娃的關係,總是能夠進到各種各樣的貨物。
甚至是南洋來的香料,他那裡都有一些。
至於登州出產的鹽巴、鹹魚、鯨魚肉乾、鯨油蠟燭,就更不用提了。
當然,雜貨鋪子更多的是售賣百姓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物品。
靠著楊七娃資助的這個雜貨鋪子,何餘生和楊三孃的小日子過得倒還算安穩。
不過,大富大貴肯定也是指不上了。
今年還不到三十歲的何餘生,自然不希望一輩子就守著一個雜貨鋪過日子。
這一點,華夏大地的百姓跟倭國,乃至歐洲那邊的很不一樣。
在華夏,每個人都希望透過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願意認命。
但是在倭國,情況卻是有所不同。
哪怕是到了後世,許多人家的產業,都是父傳子,子傳孫的一代一代傳下去。
如果這個產業是規模龐大的企業,那麼這事肯定很正常。
偏偏很多都是一些小作坊,甚至連小作坊也談不上,只不過是個製作豆腐或者打鐵或者雜貨鋪之類的不起眼的「產業」。
這種行為,在華夏是完全沒有市場的。
不說很多富二代們連父親的大企業都不願意去繼承,更不用說這種「上不得門面」的產業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