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月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節,叩仙門,嵐月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誰說沒用?如果他是想刺殺屈政亮,乃至小皇帝呢?”杜六和反駁道。
張大海搖頭:“要能刺殺,早就刺殺了。屈政亮也不是傻子,他身邊高手環衛,至於皇帝就更不用提了,身在大內禁宮之中,哪是那麼容易被刺殺的?”
夏小喬不由想起陳義明與傅一平那番背了人的談話,以及春陽子最終作為使者去見了鄭王。難道他們真的打算行刺皇帝?
“不過如果何茂勳真的突然死了,官軍趁勢攻下潁川城,情勢大不一樣,沒準劉起俊真的會狗急跳牆。”張大海又補充道。
他這人長得五短身材、圓滾滾的,也很不修邊幅,頭髮鬍子都亂糟糟的,又是個山匪,說話大咧咧的,怎麼看都是一副有勇無謀的樣子,可夏小喬聽了這麼一會兒,已經發覺此人竟然胸有韜略,很有些見識。一個所謂的“天王”已經如此,那位大當家想必更有非同尋常的本事,才能服眾。
她坐在旁邊又聽了一會兒,張大海他們始終在談鄭王與朝廷之間如何如何,卻沒人提及魯王,夏小喬忍不住插嘴問:“如果魯王也站在鄭王一邊呢?”
“魯王?那怎麼可能?”張大海第一個搖頭,“他再怎麼說也是侯家子孫。”
“但他跟鄭王結盟,尚可做一做皇帝夢,若真的袖手旁觀,或者響應朝廷夾攻鄭王,就再沒可能做皇帝,過後還難免要被清算。”
夏小喬此言一出,堂中眾人大都對她刮目相看,杜六和就說:“夏姑娘說的也很有道理。”
梅三娘則問:“方才姑娘說是從魯地而來,莫非是聽見了什麼風聲?”
夏小喬覺得春陽子的事情沒什麼好隱瞞的,就實話實說:“我聽說魯王派了彭春陽道長去商都。究竟是為什麼事,我不曉得,但魯王與鄭王那邊關係曖昧,卻是肯定的。”
眾人聽了這話又都一驚,“彭春陽去了商都?”杜六和激動的先嚷出來,“難道是他帶人去刺殺屈政亮和小皇帝?”
“不可能!”張大海再次反駁他,“第一,彭春陽這樣宗師級的人物,自持身份,絕不可能做殺手做的事;第二,長安那個也不是什麼小皇帝,他至少也十八、九歲了!”
杜六和三人異口同聲問:“你怎麼知道?”
張大海喝了一口酒,才答道:“兩年前我去過一次京城,特意打聽過。當時有朝臣上表讓皇帝立後,皇帝推辭了,說等平定叛亂、剷除逆賊再說。許多官員私底下都認為是屈政亮不許,因為皇帝娶妻就等於成人了,須得親政。屈政亮把持朝政,不肯輕易放權,自然不願讓皇帝娶妻。”
夏小喬很好奇:“那這位丞相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怎麼當上丞相,掌控大權的?”
“要說起屈政亮,實在算得上經天緯地的奇才。”張大海一聽見有人問,更來了勁頭,連說話聲口都有點像說書先生了,“當年中原大旱,朝廷賑災不利,身為御史的屈政亮為民請命,彈劾奸臣貪官,讓皇帝下罪己詔,被廢帝侯旻打了一頓板子,革職為民。接著流民越鬧勢越大,後來還把東京給佔了,自立為王,並且一路西進,到了潼關才被阻住。”
屈政亮臨危受命,被派去潼關督軍,他就帶著三千潼關守軍,愣是把潼關守住了,讓劉起俊的人馬損失慘重,退回了雒陽。
立了功本來該論功行賞,然而他這人一向不討皇帝喜歡,皇帝身邊幾個寵臣更是都被他彈劾過,見危機暫時解除,就派了親信接替,把屈政亮召回了京城,安排了個閒職給他。
劉起俊得知訊息捲土重來,差點沒把潼關打下來,當時京城裡的人全都慌了,不得不把屈政亮再請出來。屈政亮趁著那個時機,推舉了很多能臣上位,這些人後來都成了他的心腹,等他穩住潼關,收了民心軍心,回去長安就把禁軍也搞到了手裡,然後以太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