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節,盛世國師,木蘭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克羅埃西亞自一九九一年起內戰開始, 一直到一九九五年,戰亂才結束。不管這戰爭背後有那幾個國家骯髒的那啥, 但戰亂對這個國家的損害,對這個國家人民的損害,是實實在在的。
《克羅埃西亞狂想曲》描繪的就是戰火紛飛的克羅埃西亞。
國外的戰爭不提, 只說這首曲子,的確非常震撼人心。宿誼之所以選這首曲子, 是因為在他熟悉的鋼琴曲中, 這首曲子就算在吃飯的時候放出來, 從未聽過這首曲子的人,都會問宿誼,這曲子是不是描繪的戰爭類似的主題。
宿誼覺得,現代人都能聽出來, 古代人應該也能吧?何況他提前做了說明,自己對鋼琴演奏的感情表達也上了一個臺階,怎麼也該聽出來了。
其實宿誼本想演奏一下革命歌曲之類, 但是革命歌曲不輸於傳統鋼琴曲,他還得自己捋一捋曲譜,練一練手才成。現在即興演奏,奏不出來。
所以就《克羅埃西亞狂想曲》好了。
宿誼這次心血來潮要在忽悠中加一段bgm還是比較成功的。或許之前就知道了其他歷史線上,華夏正處於戰亂中的緣故,王詡一聽這曲子,腦海中就浮現出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民眾餓殍遍地,生靈塗唐的景象。
跳躍的音符一個一個的閃現,在王詡腦中的景象中,都變成了點點火光,點點血淚,最後匯聚成悲鳴。
這奇特的樂曲並非王詡聽過的任何曲調,並非中原,也並非胡樂。它的音域十分廣,好似只有這麼廣闊的音域才能表現出這曲調的所有的感情。明明是同樣的樂器,有的聲音清脆如泉水叮咚,有的聲音卻如人聲婉轉,很難想象這是同一個樂器中發出的聲音。
這究竟有多少個音?
“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絃”。王詡今日總算明白為何帝會悲不能止。
因為如此廣闊的音域,表現出的音樂太過震撼,讓人陷入樂聲之中無法自拔。
王詡耳邊的鋼琴音已經不是鋼琴音,是戰場上的廝殺,是戰後的悲鳴,是那燃起的戰火,是那倒下的戰旗。
他眼前似乎浮現了多年之前曾經看過的北疆,那天寒地凍的荒漠上,那殘破的屍體,乾涸的血跡。
在第一次經歷戰鬥的時候,王詡即使只是在後面遠遠觀望,都吐到幾近暈厥。
之後他跟著先帝南征北戰,似乎也見慣了戰場的慘烈,似乎面對這些,已經心如磐石。
現在他心中最深處的恐懼,又被琴音勾了起來。那琴音彷彿有魔力一般,震破了他心底的防線,直接將他曾經深埋的記憶勾了起來。
王詡恍惚之間,彷彿已不再是發須花白的大家族實質上的族長,心心念唸的都是家族的繁榮,似乎其餘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他彷彿回到了很多年前,他還和次子一樣大的時候。
他胸懷天下,他抱負遠大,他還未承擔家族的重任,因此看得更高,更遠。
王家的子弟去邊關,並非單純是混個資歷,也是增長閱歷。雖然只去遠遠晃一眼,只住幾日。但只這一眼,就足夠在王家子弟心中烙下烙印。
天地是這麼廣闊,廣闊的天地之外,有虎狼虎視眈眈。
王詡不自覺,兩行清淚從眼中流下。
天師說,這個世界是特殊的,其餘世界,華夏都已經支離破碎。
這些琴音,都是已經支離破碎的華夏大地的悲鳴嗎?
那個世界的王家,那個可能家族中成員和自己的家人完全不同的王家,就是在這樣的華夏大地生活嗎?他們親眼看著華夏大地的慘狀,聽著華夏大地的悲鳴嗎?
如果、如果換做了他,他會如何做?
王詡本來是很動搖的。他認為家族的利益高於一切,什麼國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