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頁,古代種田奮鬥史,方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京城回來,陳如松就一直在家裡,琢磨別的營生,不過暫時還未想到,如今除了幫小景籌備幾個月之後的昏禮,便沒什麼事情,他這會有空跟兒子談話。
等知行從私塾回來,陳如松就拉著他到書房詢問。
「聽你娘說,你想學武,可你還要念書,能顧得過來嗎?」
對於學武的具體想法,知行一直就有,只是他自認自己是個懂事的孩子,學武,他聽同窗說過,單獨請一個武師傅,花銷不少,知行知道家裡為了送他和大哥念書,花了不少銀錢,爹孃也都希望他念書,日後科舉當官,是以就一直沒跟爹孃提想學。
如今,大哥中舉,家裡從此寬裕不少,他也還是想學武,而且也想了一個不花錢的辦法,「我可以不念書,習武之後去考武舉。」這樣一來,只是將去上私塾叫的束脩交給武師傅,不就沒有多出錢了嗎。
「你想武舉?如今天下太平,武舉不受朝廷重視,想透過武舉有所出息,像咱家這樣,幾乎是沒可能的。」
不是陳如松打壓兒子,是他陪著大兒子去了京城趕考,有幸聽說了武舉,騎射要精通,還會設擂臺等等,二兒子如今十二歲,習武本就晚了,又不是什麼天縱奇才,力氣與常人一般無二,想透過武舉有所出息簡直是妄想。
「何況武舉很費銀子,考科舉,家裡如今還能送,不管你要考幾次,都送得起,可武舉,都撐不到你去考第一次武舉。」
便是兒子是天縱奇才,自家也送不起兒子去學騎射,一匹普通的馬幾十兩銀子,要學還得一大塊草場,還得精心伺候那馬,萬一一個不好,養死了,幾十兩銀子就打水漂了,自家如今存銀是還不少,但也不是這樣花的。
這還只是騎術,射箭想學好了也是費銀子的,還有騎射一起,更是難,還得請個武藝高強些的武師傅,束脩可不低,自家哪裡能承受得起。
知行從不知習武會比習文更費銀子,驚訝道:「我一直以為大家不習武,是覺得武將粗魯,有辱斯文,沒想到是因為更費銀子。」
「有些是你剛剛的說法,有些不是,從武比從文難上百倍,大部分人不會選擇從武,想學武藝,請個師傅學,但還是要考科舉。」陳如松刻意引導兒子,他真怕兒子會想去參加武舉,那可不是他們這等普通人家敢想的。
知行點點頭,「我知道了,爹,那您也幫我找一個武師傅吧,我不會耽誤學業的,每日在私塾認真聽先生的,下學回來,再跟師傅學武藝。」
他只是覺得習武要比念書簡單,比比劃劃的,誰知道不是那麼簡單,那他還是別了,看書只要背書理解,背一背寫一寫就行了,好像更簡單。
「你既只是每日一點時候學,爹給你找個武館,就像私塾一樣,有同窗跟你一塊練。」陳如松剛剛是沒想到,這會想起來還有武館這個地。
兒子又不是一整日習武,他沒必要請個武師傅來,束脩少的沒有真本事,高的請不到,武館的武師傅,只看學的人多不多就知道有沒有本事了。
還有人一塊,知行很樂意,人多好玩,「好啊好啊,那就去武館吧,多謝爹。」
看著知行高高興興的樣子,陳如松搖頭,出來跟媳婦說道:「還是小景最有出息,知行都不知道能不能中舉。」
有小景這個哥哥在,知行應當是能考過秀才的,只是舉人陳如松就不敢說了。
「又不會不讓他學,一直學著,總能考過的。」只要知行能考中舉人,進士實在過不去也能撈個□□品的官噹噹,日後也是不愁吃穿的好日子。
「這倒是,知行如今還小,誰又知道日後會不會開竅,我這個當爹的還是別先下定論,剛給知行說找武師傅,我想到府城有幾家武館,就收練武的孩子,每日知行下學去學些時候,回來吃晚飯然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