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頁,古代種田奮鬥史,方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女兒看人還算準,楊母也就安心了,「那就好,這媳婦娶回來,日後你也就享福了。」

「知行和康康還有得愁呢。」楊稔不敢這麼早就放下心。

說到女兒的龍鳳胎,楊母反而輕鬆了,「知行和康康是龍鳳胎,龍鳳呈祥呢,自有他們的造化。」兩個孩子,也是聰明伶俐,都是好孩子,哪裡需要愁什麼呢。

「只是寓意好,到底如何,還是要好好過出來的。」自家不過是普通人家,龍鳳呈祥也就說著好聽。

昏禮前十來日,陳如松將陳家村一帶的親朋好友由近及遠接了過來,等昏禮結束再由遠及近送回去,親近的人多住些日子,這是夫妻倆的想法。

京城陳家也送了禮,在昏禮前幾日到達,但是等到昏禮當日才送過來。

東西不少,送過來的聲勢也不小,也讓大家知道這陳舉人家在京城還有兩位當官的族人,有些之前不太清楚的人頓時在心裡提高了陳家的地位。

而大多數人是知道的,陳家村的人都知道府城嫡支有兩位在京城當官的族人,這會來送禮,只覺得是小景出息了。

因著小景中舉,陳家村這一年多,比以往還好過,旁人聽說是出了舉人的陳家村,各個都露出敬佩的眼神,比從前說陳家村是府城的旁支更有震懾力,是以這會,陳家村的族人都為小景感到自豪。

「兩位族叔還是很有心意的。」若是提前送禮,效果不如當日來得震撼,讓李家知道自家有在京城當官的族人,李同知反應過來後就會更用心教導小景。

畢竟朝中有人,日後的路也要好走一些,是以小景日後不說比李同知好,但絕對比李同知的兒子,小景的大舅子強。

日後李同知致仕,他兒子便是考中舉人,考上進士,李同知或許有個香火情,扶一下就沒了,而小景不管如何,考上進士後,京城兩人族人一定會鼎力相助,他們這一支本就式微,又與主支關係遠了,也沒聽說有別的當官的,若是再不互相扶持,日後只會越來越差。

那麼,李同知趁著這次教導小景,得個師徒情誼,兩邊又是姻親,日後李家差了,小景也不會坐視不理。

當然,這是陳如松自己猜想,但他莫名有預感,兒子不會比李同知差。

「小景第二次參加會試,去早一些吧,也讓兩位族叔傳授些經驗,何況,與他們多相處一會,他們待小景也才能有些情誼。」這次送禮,來人不是陳德,只是普通的一個小管事,但自稱是京城兩位族叔送的禮。

他們也就改口叫族叔了,不管是陳德這個長隨還是這次來的小管事,待自家的態度都是親熱的,說明京城那兩位族叔是很有交好之意,那麼小景早些去,跟兩位族叔相處一番,於小景是有益的。

這個陳如松也是贊同的,「本就打算陪小景早些過去的。」

小景在自家二十一歲這一年成了親,娶的是府城同知的小女兒李如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然爹孃有想讓他自己選的想法,但他覺得,爹孃比自己年長,看人比自己更準,並沒有自作主張的想法。

婚後的日子起伏不大,他依舊是每日看書,不過多了一些時間與妻子相處。

多了個兒媳,楊稔每日多了個事,就是帶兒媳熟悉家裡的事務,從前她一直照顧著家裡人的起居,雖然事不用她做,但她要安排,排程,吳叔吳嬸聽吩咐做事。

而這些,兒媳也要熟悉。

家裡這些瑣事,楊稔摸不清兒媳願不願意管,但帶她熟悉總是沒錯的。

昏禮過後,家裡的資產又添了不少,手握一大筆銀子,夫妻倆打算給安排安排它們的去處。

陳如松建議道:「既然田地暫時不好買,就買門面,府城還算繁華,門面租出去租子也不低,這也不算生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太子的戲精寵妃

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