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頁,古代種田奮鬥史,方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嫂想送鐵蛋繼續念書, 自然是有錢就賺。」楊稔有些猜到陳大嫂的想法了, 鐵蛋沒繼續念書, 就是因為太費銀錢,家裡積蓄不多,不好支撐,那麼想讓鐵蛋繼續念書, 自然就要多存些銀錢,是以她的眼裡就不想其它,只想著怎麼多掙些銀錢了。
「大嫂的性子確實越來越不好了,但還是大哥沒擔當,凡事都不動腦子,得過且過的,大房才過程這樣子,二哥跟我商量日後少送東西去老宅,我同意了。」
「少送就少送,家裡還能多存些銀錢。」誰會嫌銀錢花得少呢。
今年這年過得沒什麼年味,家裡有銀錢的都拿來買糧食,過年用的東西基本沒什麼農戶會去買,沒有那閒錢。
臘月二十七,下起了大雪,早上醒來,地上白茫茫的一片。
楊稔穿著厚厚的棉衣站在窗戶邊瞧著,看著那厚厚的雪,心裡不斷湧出喜悅之情,瑞雪兆豐年,這場雪雖來得晚了一些,但也不遲,總算卸掉了大家心裡的重擔。
只要明年一切風調雨順,田地正常產出,大家就都能慢慢緩過來了。
這場雪後,又一直沒了動靜,好在還沒到絕境,乾旱的第三年初春,終於下了一場傾盆大雨。
大雨嘩啦啦地下著,村民沒有進屋躲,各個都立在外面伸出雙手要去擁抱雨,這是多少人盼了多少個日夜的大雨啊,誰會躲呢。
連楊稔也沒在屋裡躲著,與眾人一起在外面享受著雨水滴打在身上的感覺。
這場大雨過後,隔了兩日又下了一場大雨,之後便是連綿不斷的小雨,這下,大家的心情徹底舒暢了。
夫妻倆亦是如此,陳如松較為興奮,「這雨下得及時,今年便該有收成了。」
「小景也該送去鎮上私塾了。」這事楊稔一直惦記著。
「是了,咱們將小景送去鎮上私塾,再慢慢給家裡重新發展起來。」陳如松也沒忘記兒子的事,只是之前一直乾旱,家裡都在愁糧食,也就沒說這個。
自家如今有驢車,兒子來回是很方便的,去年冬,族塾先生對小景的評價也是有些天賦,但不足以送去府城族塾,若是不甘心就送去私塾,與對鐵蛋的說法差不離。
是以今年,夫妻倆早就商量好是送去私塾的,鎮上私塾開學與族塾時間相同,提前給兒子報好,開學當日陳如松就趕著驢車送兒子去上學。
在鎮上私塾上學與在村裡的族塾不同,村裡的族塾中午能回來吃飯,鎮上的私塾自然沒那麼方便,中午休息來回就佔了小半,還要吃飯,急急忙忙的不好,是以楊稔先給兒子做好午飯,裝在食盒裡,陳如松到時再拜託私塾先生午飯時幫忙熱一下,因為學堂就是私塾先生的家,是以這個請求沒問題,不少學生也是如此。
兒子送去了私塾,夫妻倆開始商量家裡的事。
楊稔提出想法:「這魚不如就不養了吧,或是隻在後面魚塘養一些自家吃,左右一年掙不了多少,還多蚊蟲。」養魚掙的銀錢是養兔的零頭,多養一兩隻兔子就能抵得上這賣魚的銀錢了,楊稔不大想繼續。
「也好,村裡也有幾個人有養魚賣的意思,若是他們養成了,咱們這魚也就不好賣了,那咱們便專心養兔子,後院的魚塘繼續養著,咱們自個吃,若是多了就賣些,零散著賣些,魚湯滋補,吃魚頭還聰明,得給小景留著。」
早在養兔子有所收穫後,陳如松對養魚也就不大熱情了,只是想到魚湯補,正好給媳婦兒子補身子,這魚要買還得去縣城才能好買,不若就自家養著,方便。
「前院還是多種些菜,野菜吃多了,我如今膩的很。」這兩年都是吃家裡曬乾的菜,蘑菇、竹筍、蕨菜、野蔥等等,這些東西隔幾日吃一次還好,日日吃著,真是不行的。
「好,今年看著是不缺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