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悠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頁,[紅樓同人]綜穿紅樓之成神之路,悠渡,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氏本就沒有生氣,只是往日和司徒曜說話輕鬆慣了,冷不丁在謝太太面前暴露了本性而已。見著謝家大奶奶解圍,她也就順勢接了話頭兒:「母親處理家事繁忙,怎麼還做這些粗活,我難道還缺了衣裳穿不成?針線活兒廢手傷眼的,日後可再不許這樣了。」
「不值什麼,不過日常閒了做幾針罷了。再說家裡的事情,都有你大嫂幫襯著,臣婦如今每日只閒著取樂,倒是悶得慌。」謝太太也順坡下驢,略過那個話題不再說了。
母女倆閒話了幾句,謝太太就提到了正事:「自從娘娘說了要採選,咱家的門檻都被眾人踩爛了,從早到晚來打聽的人就沒有斷過。只是臣婦心裡也不明白,所以想著請娘娘解惑,也好讓大家安心。」
「這倒是我的不是了,只因前段時間,我和陛下都做了個夢。夢見先帝和先太后給我們託話兒,說是如今大乾國蒸蒸日上,可還有許多百姓衣食無憂,他們心底很是不安,想著在京畿地區,建些手工作坊,免費收納百姓家的子女學些手藝。」
謝氏把早就想好的說辭擺出來:「陛下已經是日理萬機了,這些事情又花費巨大,放手給六部官員去做,不說耽誤了朝廷大事,國庫裡也沒有這許多銀子的。不過先帝仁德,特特說了用他老人家留下的私庫,我想著自己整日裡閒著,所以攬了這件事過來。」
謝家大奶奶當年,也是聲名遠揚的大家閨秀,聽到這裡已經明瞭謝氏的用意,含笑道:「這樣功在千秋的好事兒,再沒有人說一個不字的。只是娘娘畢竟身處深宮,還要打理宮務,恐有不周全之處,故此才說要採選。怪道選的標準與往年不同,原是用途也不同呢。」
「大嫂聰慧,正是因著我輕易出不得宮。又想著從前許多小姊妹,皆是胸有丘壑之人,如今雖然大多嫁做人婦,可整日裡也只是喝茶插花,不免浪費了她們的才智,這才想著藉此事,給大家一個大展身手的機會。」
姑嫂兩人說的火熱,謝太太卻面露遲疑:「娘娘想的倒是好,只是世情難料,誰知道那些迂腐之人,會說出什麼難聽的話來?」
如今這世道,對於女子束縛頗重,世家大族的女子們,等閒連二門都不出的。如今謝氏陡然提了這個出來,難保不會有那些衛道士、老學究,打著三從四德的旗號,說著莫名其妙的話。
不過謝氏並不在乎,她是皇后,背後還有司徒曜的鼎力支援,本就是高高在上的。再則她也沒有瞎說,往常與她相交甚好的女孩子們,各個都有不輸於男子的精明才幹,只是迫於世情只能嫁為人婦。如今有了她的拋磚引玉,肯定會有許多人應聲而來,她們背後的勢力也不容小覷。
「母親考慮的有理,只是此事畢竟是先帝和先皇后在天之靈所求,我們為人子女的自然只能遵從。再一個,我只出錢牽個頭,剩餘的自然有宮人僕從去打理,難不成還要我親自去給學堂裡教書不成?」謝氏知曉阻力肯定是有的,故此也不打算一開始便對上那些衛道士,只做是一件尋常的慈善事情而已。
「如此倒是還好,既如此臣婦與你大嫂便先報個名。娘娘且先說說,這些收工作坊都是教些什麼的,臣婦心底也有個底兒。」
謝太太既然問了,謝氏便詳細為她解說了一番:「倒也不教什麼難的,只是些尋常百姓用得到的手藝罷了。諸如白案點心、打鐵築炕、裁衣繡花、紡紗織布、養魚殺豬等等百工之術。」
「再一個,許多百姓只會埋頭種地,可我幼時讀那《齊民要術》,卻是深知種地也有許多技巧,更可從輕微之處得知蟲害徵兆。若是有人把這些技巧推廣開來,我大乾國的百姓縱然不能年年豐收,可咱們的糧食產量也必會節節升高,總會有更多百姓能夠吃飽穿暖的。」
看著侃侃而談的謝氏,謝太太尚且沒有如何,謝家大奶奶卻從心底陡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