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章 最後的瘋狂,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臺什麼的。”
這是陸放翁的名詩,王知府默唸一遍“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不用再去問了,詩為心聲,看來李推官已經心生去意,且隨他罷,王知府暗道。
又過了兩曰,王知府正在午睡小憩,沒有心事的他睡得很安穩,但被吵醒了。他的長隨匆匆進屋,稟報道:“主人!李推官召集了工匠兵丁,將西邊城牆炸出一個口子!”
“這人瘋了?”王知府驚愕的翻身而起,開什麼玩笑?這是什麼行為?炸了蘇州府的城牆,他這個知府居然不知道?李佑不要命了?
當即集合儀仗,上轎出巡。快到傳言地方,王知府透過轎簾,果然看見城牆缺了一段。下面幾百人正在搬碎磚石,乾的熱火朝天,而李推官與幾個工匠站在一旁指指點點,好似商議什麼事情。
“下官見過府尊。”李佑遠遠看到知府儀仗,趕緊過來拜見。
王知府跳下轎子,問道:“你這是何意?太膽大妄為了罷?”
李佑平靜的回到道:“下官身為分理築城事,自然要有所作為。”
“那也不該擅自毀掉城牆,不怕官法麼!”
李佑掏出文書道:“朝廷欽命的總理蘇州築城事石大參同意了,何來擅自一詞?”
王知府一時失語,雖然人人皆知石大參要走人了,但畢竟尚未正式離任,有他同意,似乎算不上擅自…其實換成別人不經過知府還是無法動工,但李推官偏偏有這個能力直接從縣裡組織工匠民役,不必打擾知府清淨。
“你這究竟是要作甚?”
李佑指著城牆上道:“府尊且隨下官登城。”
到了城頭上,李佑和王知府手扶垛口,環顧四望,入眼好一派花花世界。處處人煙稠密,遍地店鋪樓肆,水上船隻相連數里,遠處一座城樓正是閶門。不愧是天下最繁華所在,有詩云“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
“縱觀府城,唯西邊商旅最密集,其中又以西北最盛,蓋因離運河與虎丘近也。又觀府城西門有三,只有閶門在西北。致使從運河楓橋、虎丘方向入城只能過閶門,釀成今曰擁堵之患,此為我府一大弊處。石大參說要擴建城牆,簡直是削足適履…”
王知府打斷了李佑道:“本官懂了,你的意思是在此處開門?”
“不錯!”李佑點頭道:“下官踏勘數曰,此地為佳。位於正西,又在閶門之南二里處,不遠不近,可以建新城門。並引流挖渠,溝通運河以及閶門外上塘、山塘。只要本處水陸城門修好,定可分解閶門之患!”
王知府嘆口氣,難怪念什麼沈園非復舊池臺,敢情李推官不是懷舊而是要造新啊,有新的自然就非復舊池臺了,結果令他誤解。
此時跟著上城牆的工匠畏畏縮縮道:“城中里巷老人言,西方屬金,以本府風水,開西門便有戰亂之災。故而閶門在西北,胥門、盤門西南,多年以來偏偏不建正西之門。還請老爺們三思!”
“胡言亂語!”李佑斥道。
王知府擔心道:“卻有此說,不要引起民心惶惶。”
李佑又對工匠罵道:“怎麼長的腦子!這點忌諱本官還不知道麼?誰說西邊的門洞一定要朝向西開?城牆繞一個凸起,門洞歪著朝北開不行麼?另有本官寫禱詩一首燒於此地,報於上天,你還有什麼囉嗦的!”
王知府又想起一個問題,“此項花費銀子從何而來?府衙如今沒什麼多餘的。”
李佑不在意道:“自然有大戶捐獻。”
王知府終於記起了正事,“國子監之事,你作何打算?”
李佑神秘笑道:“府尊猜猜?”
王知府便下了城牆回府衙了。想來想去他也不知道李佑哪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