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這王同知和李知事下定了決心要動手揭開知府的黑幕,但如何揭蓋子也是一門學問,既要做掉目標又要保證自身利益,既要合情合理合規矩又不能給自己惹上麻煩。真要簡單粗暴,當然就是寫幾十張大字報,滿城貼個遍,但後續事態就不可控了。
李佑想起什麼道:“馬御史現下正在巡按蘇州,我觀他有些好大喜功,不如將此事檢舉給他,讓他出面?他也是有閣老為依仗的人。”
王同知不贊同道:“欽差哪有不受程儀饋贈的。還是那話,實在無法確定他和府尊之間是什麼情況,焉知不是一丘之貉?相較起來,從蔣巡檢身上入手,然後將陳知縣牽扯進來的法子穩妥。”
計議定了,李佑便動身回虛江縣去。他需要找個西水巡檢司內熟悉情況的人,蒐羅些蔣巡檢的罪名,然後說服陳知縣拿這個藉口拘禁蔣巡檢,再不經意間從蔣巡檢嘴裡審問出姑蘇倉的黑幕。最終目的只有一個,讓陳知縣順理成章、名正言順的參與進來。同時就把自家絲行的危機解除了,不然留著一個心懷不軌的巡檢在西水鎮,隨時會有事故。
這個過程看似很麻煩,但也是李佑所能想到的最穩當的辦法。不然一群下屬憑什麼很突兀的去關注知府大老爺的陰私?
沒個合情合理的由頭會讓別人說閒話,在外人看來好像幾個下屬處心積慮密謀拉知府下馬似的,以李知事、王同知、陳知縣的為人,都不願意擔上這個風評。所以要讓事情發生的既很偶然又很必然。
李佑回到虛江縣縣城家中時,已經是半夜。睡下的父母妻妾都被驚動了,全家人聚在堂上說起話來。
李父問道:“小二莫不是在府城失勢了?不然那蔣巡檢為何敢毫無忌憚的要侵佔你的絲行?”
這時候李佑看著隱瞞不住,便說:“初來乍到,總有些隔閡,父親不必多慮。”
李母朱氏緊張地說:“若府城不好這個官不做也罷,小二還是回來繼續當典史叫人安心。”
李父高聲道:“此話休要再提!便如逆水行舟,堂堂男兒怎可畏難而退。”
此後李父便和李母回了屋,留下李佑和妻妾說體己話。
想起巡檢司的關書吏,李佑對關繡繡說:“明曰請你那堂兄過來,為夫找他問些巡檢司的事情。”
“他已經去職了,如今不在巡檢司。”關繡繡答道。
李佑驚訝道:“難道是因為我的原因?”
“新巡檢容不下他,一同去職的還有孫先生。”
連孫及也被趕走了…這可有些麻煩。李佑在西水巡檢司兩個稱得上自己人的都不在,那該找誰當內應去打探蔣巡檢的劣跡?李佑又不得不檢討起自己當巡檢時架子太大,任職時間又短,這會兒居然找不到一個可以信任的人。
李佑目光一轉看見了劉娘子,想起自己當初這個巡檢還是從岳父手裡借過來的。老泰山在巡檢司經營十幾年,又比自己有手腕,況且他退養不過才幾個月,現在總該還有些能夠託付大事的親信留在巡檢司裡罷。
“明曰為夫和娘子去拜見岳父岳母。”李佑對娘子說。
劉娘子欣喜的點點頭,梅枝插嘴道:“劉太老爺要去當和尚,那邊家裡快翻天了,老爺去勸勸也好。”
李佑啞然失笑道:“出家也沒什麼不好。”
“太老爺還想把家中良田捐給廟裡,主母姨娘們都鬧起來了。”梅枝說。
老泰山這是瘋了麼…李佑搖搖頭想道。
一夜無話不提,次曰李佑和妻子來到劉府。甫一進門,便遇到了張珍張大夫,看來是府裡有人害病了。又有老管家迎上來道:“可巧了,主母正發話找姑爺。”
這岳母王氏找李佑不為別的事情,就是叫李佑阻止劉老巡檢出家,用她的話起來是:“賢婿詭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