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0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若南京查有所獲,丁某須作人證對照,若丁某伏法,便死無對證!故丁某暫不可處刑,須得等到南京定案為止!”
若不是害怕君前失儀,許多人都想要喝彩一聲“好”!
好在哪裡?一是拖延了行刑時間,避免了斬立決,有拖延就有變化,有拖延就有機會。例如萬一期間皇后生了個小太子要大赦…二是將丁運使的命和南京方面綁在一起了。皇家要輕放南京方面,那是瞎子也看得出來的,但斷然沒有最後南京方面勳貴和太監輕拿輕放,丁運使卻砍了腦袋的道理。
若是“查不出”南京方面的問題,丁運使就可以順勢拘押不動,若查出了問題,就要分擔丁運使的罪責,丁運使或許還可以改判。
想到這些不難,但能在幾個呼吸時間內,迅速想到這些關鍵要點,真是人才啊。
犯了大罪的丁運使該不該死先不提,但人人都知道那丁運使與李大人不和,在揚州也沒少鬧過,而且李大人平常看起來也不算什麼厚道人物。結果在這個時候,反倒是李大人古道熱腸,絞盡腦汁的出力去救丁運使老命。
而某尚書平時以大度示人,丁運使也勉強算他同黨之人,但與李佑卻形成了強烈對比。
如果沒這個對比,眾人或許可以理解他的為難,但有了李佑的對比,十分顯出他自私涼薄來,有點讓人不齒。
被李佑當做活生生反面例子的晏尚書臉色難看,心底越來越沉。
被李佑坑害入獄、身陷囹圄的丁運使看到在殿中為自己竭盡全力、奔走請命的李佑,頓生精神錯亂之感,這個世界當真是荒謬絕倫…丁大人大徹大悟的想道,若今次僥倖不死,還是出家算了。
(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