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宋郡策略【二合一】,大魏宮廷,賤宗首席弟子,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也太狠了!
『這豈非就是「惡意傾銷」麼?而且還是以朝廷,去作為宋郡民間作坊的對手……』
縱使是趙弘潤,眼角亦不禁抽搐了兩下。
“張大人,你可知道這樣做的後果麼?”原戶部尚書李粱皺著眉頭問道:“若朝廷按你所言,將有幾十萬甚至更多的人餓死。”
作為原戶部尚書,李粱當然知道,倘若朝廷果真這樣做,那麼,宋郡的貿易經濟將會變得一塌糊塗:宋郡出產的貨物將大量滯銷,宋郡的工坊將大規模倒閉,從而使得宋郡的作坊勞動力將大批失業。
最終結果,宋民將會逐漸失去購買米糧的財力。
聽了李粱的話,張啟功平靜地說道:“只有令宋民貧窮,他們才有可能被朝廷的「田屋之利」誘惑。再者……宋民既然不肯降順,便不算我大魏國人,彼是生是死,與我大魏何干?”
“你……”李粱手指張啟功,被後者這番草菅人命的話氣地說不出話來。
但仔細想想,他又不知該如何反駁張啟功——既然宋民不肯真心降順,朝廷為何要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子民呢?
『毒士之名,名副其實。』
趙弘潤看了一眼平靜的張啟功,心下暗自說道。
想了想,他搖頭說道:“太狠了。”
趙弘潤的話,張啟功顯然還是聽得進去的,聞言又說道:“如此,張某還有一計,既然宋民不肯併入我大魏,那就劃作「次等國民」,設重稅。首先,抽宋商重稅,魏商取一分稅、則宋商取三分稅;其次,由朝廷出面管制宋郡的作坊……”
殿內諸臣面面相覷,而趙弘潤則是聽得苦笑不已:雖然這一計稍微有所收斂,但還是太狠、太激進。
居然建議朝廷去控制宋郡以及宋民的命脈,這樣做只有兩個結果:要麼宋民妥協服軟,要麼,宋郡就會爆發前所未有的起義。
想到這裡,趙弘潤轉頭看向介子鴟,說道:“啟功的計策,太過於激進,介子,還是再聽聽你的意見吧。”
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張啟功,介子鴟暗自搖了搖頭,給前者留了幾分顏面:“聽了張大人的建議,臣亦有所得……臣以為,既然太子殿下決定對河套用兵,無暇顧及宋郡,索性不如應允了宋民「自治」的要求,而作為條件,朝廷不妨以即將「出兵河套」作為藉口,向宋郡徵收糧食,令宋郡境內的糧食產出,皆售於朝廷,不得私下出售,否則,便以「私通北亳軍」的罪名論處……”
“你的意思是?”趙弘潤眯了眯眼睛。
只見介子鴟拱了拱手,正色說道:“赦宋民、不赦北亳軍!……只要宋郡的米糧一事,掌握在朝廷手中,北亳軍就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趙弘潤聞言摸了摸下巴,皺眉問道:“倘若宋民有人不合作,亦或是北亳軍從他國收購糧食呢?”
介子鴟沉聲說道:“可在詔令中規定,一戶人家,只允許儲藏三月之糧,違令者,以叛軍黨羽論之。對待叛軍黨羽,我大魏的軍卒,自然是無須客氣的……另外,只要朝廷出面穩定宋郡的米價,相信不至於會激起民怨。如若還有宋民抨擊朝廷,那他多半就是北亳軍的細作。”
縱使是趙弘潤,在聽到這番計策後亦連連點頭。
而就在這時,忽聽張啟功說道:“介子大人之計雖好,但仍有漏洞。倘若北亳軍,假借宋民的名義,至朝廷設立的米鋪,反覆購糧,這該如何是好?”
“這……”介子鴟微微一愣,還沒等開口請教張啟功,就聽後者說道:“可讓朝廷鑄造新幣,每三個月,可派人挨家挨戶向縣內宋民,以舊幣換取一定數額的新幣,只允許宋民憑新錢購買米糧。”
介子鴟聞言眼睛一亮。
而此時,原戶部尚書李粱亦忍不住補充道:“這樣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