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不退反進【二合一】,大魏宮廷,賤宗首席弟子,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選擇從衛國地域渡河,開闢出一條通往魏國王都大梁的道路,這才有了韓將司馬尚率軍攻打衛國的那一幕。
或許有人會想,上次「五方伐魏戰役」中,在戰況那般激烈的情況下,韓國都沒有將鉅鹿守燕縐麾下的水軍調往攻打魏國,那麼這次韓國為何會出動水軍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在當初那場戰役期間,齊魏兩國尚未交惡,齊國仍舊是魏國的盟國,因此,當時齊國雖然沒有幫魏國抵禦韓國,但齊將田驁、田武所率領的齊國鉅鹿水軍,卻陳兵於鉅鹿郡的水域內,對韓鉅鹿守燕縐施壓,讓後者不敢調走水軍。
但是這次,齊國與魏國交惡,齊國已經成為韓國的變相盟國,因此,不存在齊國水軍會偷襲韓國鉅鹿郡的情況,因此,考慮到前一次韓國的軍隊被大河天塹所阻擋,始終無法渡過大河真正威脅到魏國的王都大梁,韓國怎麼可能還會棄鉅鹿守燕縐麾下的水軍不用?
在這種情況下,趙弘潤斷定鉅鹿城守備空虛,因此,他派大將伍忌、晏墨二人,前者親率兩千輕騎,後者督領三千步卒,趁夜而動,偷襲鉅鹿。
於是乎,在他魏軍主力在莘縣、陽穀一帶故弄玄虛,吸引釐侯韓武等韓人注意力的時候,伍忌、晏墨二將,在青鴉眾的配合下,輕而易舉地就偷襲得手,將防備空虛的鉅鹿攻陷。
“……我有八成把握可以斷定,此刻韓國必定是在邯鄲、館陶一帶設下了陷阱,等著我軍自投羅網。是故,當我軍故意止步不前,且在莘縣、陽穀徘徊,做出猶豫不決的樣子,而在這種情況下,邯鄲那邊斷然不會主動暴露伏兵,多半還在觀望我軍是否會中計。……再者,我軍先前做出的欲撤退的架勢,也應該能騙到對方,邯鄲那邊最多會猜到,我軍在察覺到館陶一帶可能存在埋伏的情況下,選擇就此撤兵,卻萬萬想不到,我軍竟會去偷襲更北方的鉅鹿。”
說到這裡,趙弘潤聳了聳肩,笑著說道:“事實證明我的猜測無誤,邯鄲果然沒有增援鉅鹿,被伍忌、晏墨二人輕鬆拿下。”
“可為何要偷襲鉅鹿呢?”宗衛長呂牧不解地問道:“卑職以為,既然韓國這回設下了埋伏,欲包夾我軍,我軍不是理當謹慎一些,撤回大河岸邊麼?若是情況果真如殿下所猜測的那樣,我軍也好撤回大河南岸?”
趙弘潤聞言輕笑說道:“為何要撤回大河南岸?本宮麾下鄢陵、商水兩軍士卒,皆是久經戰陣的銳士,只要軍中的糧食足夠,除非韓國出動數倍的軍隊在圍殺我軍,否則,何足懼哉?至於軍糧問題,目前正是秋收時節,城外遍地的穀物,一個邯鄲郡,難道還養活不了我十萬軍隊?為何要退?”
聽聞此言,策馬在一旁的屈塍、翟璜、孫叔軻等魏將們,紛紛開口附和。
在他們眼中,他們唯一無法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飢餓,只要有充足的食物,縱使他們兩支軍隊加在一起只有十萬人,也有信心在韓國境內攪得天翻地覆。
這也正是趙弘潤在猜到韓國很有可能設下埋伏後,並沒有選擇撤兵的原因。
因為他一旦撤兵,魏韓兩國的這場戰爭就得迴歸最初的模式,也就是兩國軍隊沙場對峙,打上個一年半載,一直打到一方的後勤負擔不起,才有可能會分出勝負。
但說實話,以這種方式分出勝負,那是最最傷的,縱使韓國的經濟最終因為這場仗而崩潰,可魏國也絕對好不到哪裡去。
因此,趙弘潤決定冒一冒險——既然韓國有意將他引入境內,方便諸韓軍將他圍殺,那麼,他索性就將計就計,率領十萬魏軍在韓國境內攪他個天翻地覆。
至於失敗的可能,正如他此前所說的,只要麾下的軍隊糧草充足,他不認為他魏軍會有戰敗的可能,除非韓國將部署在河內前線的軍隊大部分撤回國內——當然,縱使在這種情況下,趙弘潤也有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