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桃卡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頁,國師怎麼還是黑化了,脆桃卡里,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后放下茶杯,笑吟吟地垂目看向下首的大臣。
大臣姓張,在朝中任金紫光祿大夫,有一個妹妹正在後宮中,是先帝還在時封的貴妃。
皇后看著他道:「至於后妃們,都是見過大風浪的,怎麼會被一個年紀輕輕的公主嚇到?」
說著,似乎又想起什麼往事,皇后瞭然道:「不過也是,本宮這群姐妹膽子是不大的。當初先帝要下令眾妃嬪陪葬時,好幾個嚇得失禁,還有連夜在宮中挖地道的……」
皇后搖了搖手絹,抵在唇前,似是被逗得想笑,不能自已:「也怪不得她們。」
幾句話之間,堂下站著的那張大夫已是面無血色。
只得匆匆站起身,向皇后行禮告辭。
直到離開宮城,張大夫好似金紙的面色才恢復了些。
當年先帝駕崩前,宮中沒有一位皇子,先帝的確有意要依照律法讓後宮所有妃嬪陪葬皇陵,以至於後宮之中一片人心惶惶,哭號不止,仿若人間煉獄。
那時后妃們哭的哭、逃的逃,太后體弱鎮不住她們,竟叫這些人做出許多蠢事。
張大夫的胞妹便是挖地道的其中一個。
當時張家雖然對此心知肚明,但因為皇室血脈式微,張家暗中別有盤算,不忍自家女兒喪命宮中,並未阻止張貴妃,反而還悄悄助力,本想著逃出來後隱姓埋名,還能再嫁個好人家,再享半輩子福。
除張家外,當年作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卻不想,有一日皇后去侍疾回來,先帝竟不知為何突然改變了心意,不再要求陪葬。
白忙活一場,所有人都傻了眼。
後宮妃子們出逃、鬧事的鐵證,往大了說與謀反無異,往小了說至少也是個不忠君,不僅可以立即處死,還會連累氏族。
先帝崩逝後,大權漸漸由皇后掌握。
但皇后不僅沒有對當年鬧事的后妃嚴加處理,還大開國庫,往每個宮裡送出許多奇珍異寶,意為安撫。
一開始,所有人都以為皇后是婦人之仁,放鬆心神之餘,暗地裡對皇后嗤笑不已。
可到後來才發現不對勁。
皇后雖然沒有立即處理此事,卻將所有當初侍奉妃子的僕婢都留在宮中,只要有他們在,當年的事情樁樁件件都有鐵證,若想追究,隨時都可翻出來要人命。
皇后就好似拿著一把無形的刀劍,終日懸在後宮所有妃子的脖頸上,讓她們,及她們背後的氏族,不得不至少在表面上服服帖帖。
但幾年過去,如今的情形早就不似當年。
皇后執政數年雖然一直穩穩噹噹,但皇權把在女人手中總不體面。
張大夫本想借著公主的把柄暗暗戒飭皇后,卻沒想到,反倒是自己被皇后隨口提起當年往事嚇得一身冷汗。
皇后看著張大夫走遠,目色沉沉。
這麼多年來,她早已不會喜形於色,旁人哪怕大著膽子天天偷覷娘娘面色,也無法揣測出幾分端倪。
門邊輕響,福安邁著胖胖的身軀挪進來,朝皇后拜了一禮。
接著弓著腰背呈上一張診單,上述公主殿下偶感風寒,頭昏腹痛,不得不平躺靜養。
皇后結果那頁紙掃了一眼,立時氣笑了,沒戴護甲的那根手指在福安額上敲了一記:「你啊,就寵著她吧。」
「罷了,等她睡夠,再叫她來見本宮。本宮非要看看這隻小貓崽子到底在胡鬧什麼。」
福安嘿嘿笑了幾聲,眉眼彎彎,又給皇后作揖奉茶。
一覺醒來,鶴知知才後知後覺地慢慢湧上心虛。
不用旁人提醒,鶴知知自動自覺滾去了中宸殿。
皇后剛處理完奏摺,正由一個嬤嬤替她揉著眼睛放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