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節,小牧場,春溪笛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以大規模增產了。”
章先生眉頭一跳。
楊家浜貢米,是市裡一個重點專案。前幾年還曾鬧出件事兒:島國人過來這邊訂購楊家浜貢米,還買了種子回去。第二年一家島國米業就往三角洲地區“出口”島國有機米,價錢翻了十番都不止,還特別收歡迎。有人去三角洲出差,嚐了嚐這個“島國有機米”,發現口感和楊家浜貢米差不多。回來一查才知道,那所謂的“島國有機米”就是從這邊賣出去的,回頭換了個包裝就讓島國人賺了十倍的錢。
自那以後市裡就大力扶持楊家浜貢米專案,把楊家浜貢米的名字打了出去。現在的問題是,市場有了,價格有了,產量卻跟不上,可把專案組成員急壞了。
偏偏越是著急,產量越是直線走低。要知道這楊家浜貢米比較嬌氣,對環境要求高,而且秕穀率特別高。所謂的秕穀,就是空殼谷,裡面沒有米粒。這個谷種天生就這樣,連家中世代種植它的楊家浜人都毫無辦法。
眼前這楊漢生居然說他和他的學生們研究出了可以提升產量的貢米雜交稻?章先生沒有高興地太早,而是將楊漢生夫妻二人邀請到書房。重新坐定之後,章先生才說:“我可以到你們的研究基地看看吧?”
章先生沒有一口答應,楊漢生心裡反而更踏實。他欣然答道:“當然,您隨時可以去看。我們已經研究了將近十年,前年得到第一代相對穩定的貢米雜交稻,去年種了下去,效果非常不錯。去年我們留了不少雜交稻種,可以搞百畝以上的定點試種。前面的資料我們都留著,有文字記錄也有照片記錄。”
章先生說:“有這樣的成果,為什麼沒有上報?”
楊漢生唇角浮現一絲苦笑:“實不相瞞,這些年來我在農業廳一直做冷板凳。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農業這塊越來越不受重視,農村不少人都棄田出去打工,留在農村的人不是老就是小。農業廳本來就成了冷門部門,我在裡面還說不上話,我剛開始開展這個專案時廳裡還是有人支援的,後來一直出不了成果,廳裡就把這專案撤了,我的職位差不多也等同於閒職。我咬咬牙辭了農業廳的工作,帶著幾個學生從零開始建了新的專案基地。為了支撐我這專案,岳父留下的錢已經快耗光了。”楊漢生嘆息著說,“若不是前年終於看到了成功希望,我恐怕也會放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