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蓬蓽生輝
梅千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蓬蓽生輝,穿成黑戶後,她被書生撿回家,梅千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次宴席的菜餚,由悅來居的大廚親自上門掌勺。稍前在府城收到俞墨返鄉的訊息,又看到知府弄出的那一番動靜之後,姜落這個人精就立即帶著自家一班人馬,由府城一路快馬加鞭的先一步趕到東俞莊。
哈哈,就知道這裡需要他。啥也別說了,捲起袖子,傾情奉獻。
廚子們手腳麻利動作很快,拿出壓箱底的手藝,提著十二分的小心,操持此宴。
不由得他們不盡心盡力,畢竟這小小的農家陋舍之中,還真就坐了不少幾個人物。
不說新科探花,也不說奉安縣的那些官員,就說主桌之上,由府城帶著下屬們,一路陪著回來的同知大人韋牧德,人家也是正兒八經的五品官好嗎?
這是專門來給建牌坊的。當今皇帝重文才,曾明文下旨,凡是考中進士者,皆可由當地州府批示,建及第坊,以做表彰。
本來這事兒,還真用不著府城二把手親自出馬,可俞墨這情況不是有點兒特殊嗎?這位韋大人可不是吳知府那種小家族出來的,人家韋家是京城的老牌世家,底子厚人脈廣。家族子弟外派出來做官,早早的就把該送的訊息送過來了。
這位新科探花,聽說頗得聖意。而且吏部侍郎葉雲飛,也曾經幫著他上下打點過一二,就是不知這人是如何攀上的安遠侯府?
堂兄專門修書一封送過來,交代自己要與其交好,莫平白開罪了葉家。想到這裡,他與俞墨寒暄的神色更親熱了幾分。
同坐一桌的趙秉鈞,心明眼亮的很。這位同知大人可是出了名的倨傲,有時候連知府大人的面子都不賣。如今他這麼明擺著的示好,這其中是有何緣由?他該不會是想給俞墨挖坑吧?
不由得他不操心,俞墨出自於他的治下,兩家夫人又交情匪淺。不說有當初援手妻兒的恩情牽扯著,就說去年寒冬人家送給自己的這場政績,此番升遷有望的機會,託了誰的福他心裡都是清楚的。
趙秉鈞也不是個忘恩負義的人,他們兩家可以說是通家之好,怎麼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掉坑裡?再說了,俞墨入京之後,這便是自己板上釘釘的人脈關係,更得給他提個醒兒了。
略略憂心的和他賢弟交換了個眼神,俞墨安撫的眨了下眼睛,表示自己心裡有數。趙秉鈞這才放心的悄悄吐了口氣,扭頭與旁人寒暄,幫著招待場上的其他官員。
今天俞墨是絕對的主角,這蓬門陋戶的農家小院,能聚上這麼多人,看的可不都是他的面子嗎?
宴是好宴,酒也是好酒。該捧的場捧了,該結交的人脈也結交了,那該有的賀禮自然也就得給安排上。
同知韋大人帶頭,甩出一份相當拿得出手的賀儀。這麼著一劃拉,誰還敢摳摳搜搜的小家子氣?
於是有人本來想上一百兩的禮金,瞬間翻倍的往上漲。有些家底子薄的官員,咬著牙抖著手,愣是打腫臉充胖子的也要緊跟上官的步伐。甭管心裡怎麼哭爹罵娘,咒這姓韋的不是個人,面上都是一副笑嘻嘻的親熱神情。
其實韋牧德心裡也挺苦逼的,雖然說他是大家子出來的,可他一個庶子能有多少身家?今日這份禮送的,他不是不肉痛。但是沒辦法,好鐵就得用在刀刃上,該花的躲不掉,那就得花呀!
畢竟姓吳的,人雖然沒有到場,可是那份可觀的賀儀卻跟著俞墨送了過來。這想拉攏的心思不要太明顯!必定也是聽到了風聲,知道這俞墨的手裡頭有葉家的關係。那老小子明年的政績稽核,可不得卡在吏部的手中嗎?
如此一來,有知府大人的賀儀在那裡擺著,他一個同知大人哪還好意思太過寒酸?必須大方敞亮一點啊,要不他一個世家大族,被不入流的小家族給比下去了,傳出去臉往哪兒擱?
俞默今天倒是底氣很足,來者不拒。入了哪條道,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