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殿試開考之前
梅千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章 殿試開考之前,穿成黑戶後,她被書生撿回家,梅千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哥,不至於。快別哭了。”
俞墨有些無奈的勸慰著,你說一個三四十歲的壯實漢子,擱你面前哭的虎目含淚,是不是心裡挺難受的?
“咋能不至於呢?這要是家裡頭知道了,老頭子們得高興的撅過去好幾個,你信不?十九弟啊,你是咱們老俞家的功臣!是咱們全族的指望!你放心,俺爹他不是個心裡沒數兒的。以後一定會管束好族人,絕對不給你拖後腿!你,你也別忘了……”
剩下的話,到底是沒好意思說出口。可俞默知道他想說什麼。
“六哥你放心,不論日後我能走到哪一步,俞墨永遠都是,奉安俞氏的俞十九!族中後進,你們盡全力培養看護。若有可造之才,我也會盡心提攜庇護。我俞氏一族,定能走的更遠!”
“好,好!好兄弟,六哥謝謝你,六哥代全族老幼,謝你的恩情!”
俞金華躬身行了一禮,俞成和俞前以及俞小峰,也滿臉激動的跟著行禮。他們都知道,俞墨許下的這個承諾意味著什麼。這是他們日後的保護傘,也是家中小輩的指路明燈!
“都是自家兄弟,何需如此生份?快快請起,莫折煞了正凌才好!”
幾人又是怎樣的激動敘情,就不一一細表了。說一說放榜之後的這些考生狀態吧。會試榜單揭曉之後,榜上無名的人,那就是折戟沉沙,只能含恨離場。
與俞墨共赴京畿的幾名同鄉舉子,除了一個四十來歲的老舉人吳棄得中副榜,其餘眾者,皆鎩羽而歸。
有的人垂頭喪氣的收拾收拾東西,這就準備歸家。也有的人思量再三之後,咬牙決定留在京城等候下一次科考。
京城居,大不易。這期間所需花費的金銀數目可著實不小。因此也只有家底最殷實的一人,選擇了留下。其他人皆不日返鄉,回家去刻苦攻讀,下一次再戰!
其實這才是科舉常態,朝廷每回掄才,選拔的人數就那麼多,能榜上有名的皆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都是來湊經驗的。
像俞墨這種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有斬獲的情況,才是真的異於常人。就他的這些經歷,日後足以在寧州府的學子們心中,立下一座名為勵志的豐碑,傳唱經年。
但是像這種怪胎又能有幾人呢?大多數都是以勤補拙的平凡人而已。就比如說吳棄,這已經是他第五次參加春闈,才僥倖中了個副榜,名次還不怎麼靠前。
這副榜有一些人根本瞧不上眼,但卻足以讓他高興的手舞足蹈。
因為他可以選官了,不是以舉人之身做那無品階的末流,而是以貢士之名入仕的朝廷官員!哪怕品階不顯呢?他也是個實實在在計程車族了!
是的,這人已經打定了主意,棄科場而就仕途。他的腦子十分清明,知道自己已經不年輕。努力了這麼些年才取得如此成績,早已耗幹了才氣,沒有再進一步的可能。若是放棄此次的機會,估計他這一生應該無緣於官場了。
對於旁人的選擇,俞墨不予置喙。只是寫了一封厚厚的家書,託返程的同鄉帶回。他還要在京城逗留一段時日,給家中捎個信,也免得親人們焦心惦記。
待為同鄉們踐行過之後,俞墨把自己又按回了書桌之前,拼盡全力的做最後一把努力。畢竟殿試開考後,不論結果如何,一切皆塵埃落定。他可不想一時大意,落得個同進士如夫人的尷尬出身。
按禮部給出來的訊息,如今距離殿試之日,也不過還剩半個月左右。間距太短,留給他溫書的時間已然不多,那就只能逼自己拼命。
書海之中,不知日月輪轉。就在俞墨與各種經史子集肆意廝殺的時候,禮部來人了。
幹什麼的呢?
教禮儀規矩。
因為這場科舉的最終戰,跟別的考試有兩處最大的不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