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千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9章 大悲,穿成黑戶後,她被書生撿回家,梅千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籌辦的七十大壽,便遺憾的離開了人世。

可惜世上從來都是禍不單行,前腳老太太剛走,後腳腦子突然短暫清醒過來的老爺子,便緊趕緊的隨亡妻而去。

俞太公享年,七十有二。

本就悲痛失恃的俞家兄妹,一夕之間,父母雙亡。人間至哀之事,不過如此。

俞家二老的生平事蹟並不跌宕起伏,他們就是大封朝普普通通的農家夫婦,不普通的是養育出了一些極為優秀的後代。這讓他們的死後哀榮,十分隆重。

百官弔唁不算,儲君代替帝后前來,當著眾人的面,直接執了晚輩禮。若不是俞相跪地婉拒,太子甚至想與俞漢璋一同扶棺!

這再一次表明了皇家父子對俞相的看重,有些有小心思的人,不由得在心裡暗忖。如此看來,想讓這姓俞的丁憂回家,恐是會被聖上奪情。

停靈了整整三日,即使萬分悲痛不捨,也只能將父母送回老家安葬於祖墳之中。

等二老徹底入土為安之後,已是到了月底。俞家人上至俞墨陳欣,下至還未入職的漢昌漢軒,皆向朝廷遞了丁憂的摺子。

然後他們也沒有回京,直接一大家子全住在老家守孝。

這可是把俞氏的政敵們給高興壞了,守孝三年,哦不,他們這是守雙重孝,六年之後等他們再回來,朝堂上的官員都不知道換了幾輪了!還有他們什麼事兒?

哈哈哈,風水輪流轉!總算是輪到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可惜他們顯然是高興的太早了,如今朝堂之上政事繁重,全靠帝后二人有些力不從心。把權力交給別人吧,他倆對那些人,肯定沒有對自己的好友一般放心。

畢竟誰能有他們四個人之間的關係更緊密?如此思來想去之下,只能被迫奪情。想著叫他們以月代年,以重(znong)孝代重(chong)孝。粗茶淡飯,素衣服麻的守上三個月,便即刻返京。

害怕俞家兩口子不同意,甚至直接下了聖旨。皇上一向不太要臉,在聖旨上寫的那叫一個聲情並茂感懷五內。悲俞門失慈,痛友人喪親。說白了就一個意思,要不是有皇帝這麼個身份壓著,他指定來陪著好兄弟一塊兒守孝哭墳。

所以從私交上來說,他對俞墨和陳欣如今的痛苦感同身受。可是從公務上來說,國不可無俞相,亦不可沒有商部尚書!

望兩位愛卿,能心念民生之艱苦,體諒聖上之為難,舍小情取大愛,三月守孝期滿之後,即刻回京復職。

親自追到東俞莊來頒發旨意的,乃禮部尚書韋沐壽。俞墨帶著全家人,恭恭敬敬的領旨,謝恩。

“俞大人,陳大人,還有諸位,請節哀順變。”

韋尚書很會做人,在京城裡的時候他就八面玲瓏,誰拉攏都不往上靠。如今眼瞅著俞家權勢不可能倒,當然就更是要多多表現出些友善來。

“多謝韋大人。勞你舟車勞頓趕赴至此,本官心領了。”

俞墨客氣的頜首。可不是心領了嗎?什麼聖旨,需要一部尚書親自跑出京來宣讀?必是跟他討人情來了。

都是官場老油條了,人家挑明自己也不藏著掖著。狀若隨口閒聊般的喟嘆了一句。

“怎敢勞您道謝?我這也是出來避避風頭罷了。您也知道,我家跟寧家不太對付,如今寧尚書暫代丞相一職,又做了二皇子的文師,可是春風得意的很吶。”

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對方的神色,很好,該說的訊息都說清楚了,人情對方也領了,韋沐壽滿意的拱手告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誘為己有

顧小易

穿成黑戶後,她被書生撿回家

梅千尋

襲奪河

鮮切寶石

柯學世界異能守則

大雪淹城

愚者狂歡

千失絕

炮灰貴妃被迫搞基建

紙扇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