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乞丐母女,魔教大賢良師,大宋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冬日的晌午,有些寒冷。
大街上白茫茫的一片,若不是地上有人行走的腳印,還以為是一座人跡罕至的塞北孤城。
安鄉城商販很多,推著木頭車賣陶瓷的,挑著籮筐賣青柰的,拉著牛車賣香料的,都有。
叫買叫賣的小販吆喝著,走過路過的顧客議價,問價的,絡繹不絕,人來人往,異常熱鬧。
大街兩側租下店鋪,賣茶葉、糕點的老闆,為搶生意,讓夥計敲銅鑼,上大街拉客,入門,做買賣,還說什麼,不好不要錢的廣告詞,真是精明。
安鄉城位於豫州巴丘,與司隸首都洛陽城,相隔百里之遙,平日往來的商販旅客,那是車水馬龍,摩肩如雲。
打鐵的、賣布的、出售珠寶的、鬥蛐蛐的、推牌九的、飲茶的、吃包子的、吆喝當苦力的,那是應有盡有。
極盡繁華。
城內有達官顯貴,揮金如土,只為博得紅顏一笑,也有窮苦難民,飢寒交迫,以泥缽乞討為生。
行人揣緊衣袖,路過時,還不忘吐一口唾沫,罵上一句:死乞丐,離爺爺遠點。
正是應了那句。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大周皇朝,自皇帝張哈皮繼位以來,九州百姓民不聊生,怨聲四起。
苛捐雜稅,數之不盡,敲骨吸髓,使得萬民憎惡,官員腐敗風氣盛行,出門逛街,遇到官衙小吏,都得繞路走,否則來個路稅,讓你好幾天白忙活。
官僚主義嚴重,胥吏比土匪,還猖獗,貪得無厭的秉性,深入骨髓,如附骨之蛆。
傳聞新帝張哈皮,是先皇張文恭在翼州阜城巡遊時,與民女蔡氏所生的私生子。
皇后賈氏不孕,未能誕下龍鳳子嗣,後宮十七名王妃,受皇后妒忌迫害,也未能產下一孩半女,舊皇帝賓天,遂從民間尋覓來,這位庶出的落魄新君。
在沒入皇宮前,張哈皮就是一縣城路邊,欺男霸女的地痞無賴,專門給人家地主豪紳,收保護費,充當打手。
繼位之後,大權在手,劣根不改,愈發淫逸放縱,肆無忌憚的魚肉百姓。
設立每月一次徵繳的“月稅”,納貢必須為珍品,否則以欺君之罪判刑,諸多文武棄官歸田,寧願在山野吟詩作對,舞文弄墨,也不願入朝廷當官。
更甚者。
耗盡國庫,妄想建六十里瓊華宮,比前朝勞民傷財的阿房宮,還要大六倍,納盡天下美女佳麗,徵繳九州奇珍異寶。
恣意的暴君之名,使得城裡的百姓痛恨,嬰孩止啼。
大周皇朝,宦官佞臣弄權,諸侯割據,早已千瘡百孔,恐怕只要有人擎起一面王旗,各地百姓紛紛起義響應。
如今半壁天下,不奉朝廷號令,各自養兵牧民,只有豫州一地與司隸洛陽較近,才勉強尊奉皇命,但也僅是聽從,到底奉不奉命,還得看形勢。
可見昏君張哈皮,愚昧到了何種地步,偌大一座江山社稷,竟然被敗的精光。
安鄉城,離洛陽近,雖然表面繁華,但實際上貧富懸殊,屬於兩個極端,有錢的有錢的要死,沒錢的連稀粥都喝不起。
離開有骨氣酒樓。
走在大街上。
王莽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因為身上的衣服貴,很讓行人紛紛矚目。
這身的派頭價值不菲,讓我一一道來,三百兩銀子換來的貂皮大衣,腰間纏著的乃是十八顆拇指大的翡翠玉石腰帶,紫砂琉璃玉扳指,金絲履,黑龍冠。
乍一看上去。
不用別人講都知曉,這是一位有錢的富家公子,暴發戶,閒來無事,吃飽撐著,出來溜達溜達,顯擺顯擺。
與其他辛勤耕作,疾步如飛的普通勞苦大眾,成鮮明對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