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悠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頁,[紅樓同人]紅樓之鳳兮歸來,悠渡,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匣子,卻是我自己挑的,有風車、泥人兒、麵人兒、根雕、竹雕之類的。雖不值得什麼,好歹有個江南鄉村的野趣兒,也算是我遠行一遭的心意,老太太和各位姑娘、小爺們不要嫌棄才好。」
三春、寶玉、賈環幾個圍上來,稀罕的看看摸摸,眼中是止不住的新奇。
賈史氏看著也高興,拿了個白髮老太太的麵人兒道:「這個看著倒像是我的模樣,旁邊那個,活脫脫不就是鳳丫頭的模樣?還有這個,這個像惜春那孩子……」
賈史氏指著認了一圈,隨即又盯著其中一個梳著垂鬟分肖髻的小姑娘,有些遲疑的說道:「這個,這個莫不是我那外孫女玉兒的模樣?」
呂娘子笑著回道:「可見這天底下的事情,再沒有老太太不知道的!這兩個小人兒,可不就是比著林姑娘和林家哥兒的樣子捏的,不說有個十成十的相似,但也像了有七八分了。」
賈史氏聞言,忙把兩個小麵人拿到近處看。
林家姐弟年紀雖然不大,但是氣質卻已經凸顯出來,捏麵人兒的又是揚州城內的大家,真可謂是活靈活現。兩姐弟一個風流裊娜,一個雅正端方,俱都是嘴角微彎,眼眸含笑的直視前方,看著就落落大方。
賈史氏摸了摸這兩個小麵人兒,眼眶忽而就紅了,這兩個外孫長到如今這般大,她居然還一面都沒有見過。
「你這禮帶的好,比什麼金銀珠寶,頭面首飾都得我的心。」賈史氏忍淚說道,語氣中滿是傷懷,又含著幾絲高興,「我的玉兒和棟哥兒,原是長這個模樣,如今我可算是見著了。」
賈史氏指著小麵人兒,對邢夫人一干人解釋道:「玉兒長得與敏兒幼時一樣,棟哥兒也像是他父親的樣子,這兩個孩子倒是活脫脫他們父母的樣子了。」
隨即又衝著鴛鴦道:「把這兩個麵人兒放到我屋裡去,好生安置了,閒下來我還要看的。」
等到鴛鴦應聲去了,賈史氏又道:「可見娘子用心,咱們家還缺什麼衣服頭面不成,就是這些個東西才好呢。一來呢是有趣兒,二來也叫他們看看外頭的東西,這一套歸園田居我就極愛,幾間竹屋掩映一片稻田,別有一番趣味。」
迎春聽了也贊道:「還有這一套山居秋暝,從前咱們也總是讀王摩詰的詩,只說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但誰曾真的見著那景兒了?如今這景兒可不就到了眼前來了。」
探春和寶玉聽了,也嘰嘰喳喳的評出自己認為的最佳,什麼詩啊詞啊畫啊的,又是大俗又是大雅,聽得邢夫人和王熙鳳頭暈。
不過這些個東西,也確實討了賈家上下的歡心,主子姑娘們得的是成套的佳品,連得臉的丫鬟僕婦們,都得了兩三個一套的小件,府中上上下下都誇呂娘子會處事的。
當天,呂娘子便在昭明侯府歇下了,第二日開始,王熙鳳許了她十天的假,讓她出門去看看劉姥姥和平兒兩家。
平兒出嫁兩年多,膝下已經有了一子傍身,將將五個多月,長得白胖可愛。呂娘子帶著丫鬟去林家的時候,她正在家中逗著兒子玩樂,滿臉都是滿足的笑意。
林瓊去歲考中了舉人,由王熙鳳牽頭,借著李紈孃家的勢,被塞到了京城外面的翰辰書院裡上課去了,並不在家。這翰辰書院乃是京中名士所辦,時常會請翰林院的人過去講上幾節課,不但老師的水平高,更能認識許多儒學大師,對於林瓊而言,實在是再好不過的去處。
也因為這個,林家偷偷給李紈送了兩千兩的銀子,給李守忠家送了五千兩過去,算是大大的出了一回血。不過對林家來說,這筆錢出的很值,旁人即便是捧著銀子去求,也難找到引薦的人選的。
平兒見呂娘子來,忙把兒子放下,快步上前扶住了呂娘子的胳膊:「媽什麼時候回來的,該傳個信讓我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