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李恪下聘
海港市的柳生雪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李恪下聘,大唐:說好做鹹魚,你搞現代化,海港市的柳生雪姬,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後,直升機還是被李世民扣下了,連同那20金吾衛,直升機就停在太極殿門前,每天上朝下朝,所有的文臣武將都會圍著直升機轉了又轉,捨不得離開。
這次突擊戰之後,大唐戍邊軍隊在接到李世民通知後,迅速的佔領了草原中西突厥的土地,將這片草場納入了大唐的版圖。
李恪倒也有良心,沒有直接做甩手掌櫃,反而提供了工程機器人以及建築機器人,在草原中平坦的位置,替原突厥的子民修建了草原中的城市。
並且為他們提供了手機、家用電器等一切物資,前有李恪血腥的手段,後有大唐百姓的各種福利,讓原突厥的子民,很快就接受了大唐的統治。
當然原本西突厥的可汗就已經有些不得民心,所以一切才會這樣順利。
西突厥的建設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可現在的李恪卻緊張的要死,今天是禮部去新羅下聘禮的日子。
今天李恪早早的就起了床,在自己的府上焦急的等待著,上午9點多,禮部的官員終於到了蜀王府,開始針對這次下聘進行準備。
聘禮除了唐朝標配的那些東西之外,李恪另外準備了各種高產作物的種子,以及大量的銀錢。
畢竟借用了新羅王位用了這麼久,這些就當成是給新羅的補償就好,李恪的概念裡可沒有佔別人便宜的打算。
但是李恪沒想明白的是,這次借王位的行為,看似李恪在求新羅,實際上得到好處更多的,反而是新羅。
高句麗在被大唐滅國後,半島上就剩下了新羅和百濟,百濟一直對新羅虎視眈眈,但是有了這次李恪借王位的行為之後,百濟忽然就安靜了下來,對待新羅的態度也變得友善起來。
之前新羅的商人到了百濟,總是會被各種排擠,可是如今,卻都會被當成座上賓。
每個人心裡都清楚這種變化的起因是什麼,這些變化,當然也瞞不住新羅女王,她現在覺得自己毫不猶豫的借出了王位,是多麼明智的舉動!
上午十點多,禮部準備好了下聘的隊伍,各類禮品足有十八車,當然是之前唐朝禮部用的馬車。
還好這輛車並不算大,可以輕鬆的被飛船容納其中。
一切準備完畢,李恪心情緊張的啟動了飛船,飛向高麗省和新羅交界最近的大城。
到達後,提前收到訊息的守軍早已經列隊在等待他們的到來,兩隊匯合,一支由近萬人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向著新羅的方向開始出發。
這一路,兩國圍觀的百姓多不勝數,李恪騎在為首的汗血寶馬上,帶著職業的假笑,嘴角都要笑僵了,心裡吐槽著,為什麼不開車來,非要騎馬。
當然,吐槽歸吐槽,形式還是要走的,畢竟國禮極為莊重,而自己的目的,也正是想體驗一下大唐的傳統文化。
這一路雖然距離不遠,但硬是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在李恪耐心幾乎耗盡之前,到達了目的地,由於今天下聘,青蘭碧璽不能露面,由原新羅女王作為長輩主持儀式,所以李恪只能暫時按下相思之苦,配合著儀式的流程。
這儀式持續了3個小時,除了作為主角的李恪之外,其他人好像都非常開心,尤其是新羅的禮官們,在他們收到大唐的聘禮後,新羅的禮官們幾乎都要被嚇傻了,這大唐不愧為天朝上國,送來的聘禮,甚至超過新羅一年的稅收!
金銀珠寶還好,畢竟他們也不是沒見識的人,這裡的金銀,無非就是多了一些而已,但是他們看到那些高產種子後,再也不能淡定了。
要知道這些種子目前被大唐嚴格管控,大唐之外的國家,如果敢私自種植這些高產作物,那麼作物可能在收成之前,就會面對大唐的鐵騎,所以他們就算眼饞無比,卻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嘗試偷偷的從大唐帶回種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