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改革春風入長安
海港市的柳生雪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章 改革春風入長安,大唐:說好做鹹魚,你搞現代化,海港市的柳生雪姬,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耕機械,開墾的土地只會越來越多,那麼後續,糧食多瞭如何處理?”
主席臺下的各位官員頓時討論了起來,這時候,一名屬於世家盧家的官員起身說道:“回稟陛下,臣之前有幸與三皇子攀談,三皇子曾經說過,在百姓不缺吃喝之後,商業可以大力的發展,不知道陛下是否允許商人入駐長安城?”
“哦?恪兒曾經也和朕說過一些相關的話題,那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下。”
李世民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自古以來,百姓都會劃分出各個階級,士農工商,是傳了幾代的鐵律,但是這個劃分,是根據社會環境決定的,在今年之前,這樣的劃分,在我大唐都沒有任何問題,可是自從去年恪兒歸來之後,帶回了高產作物,現在我們大唐,馬上就不愁吃穿,甚至糧食後面會囤積起來,可是囤積超過一定數量之後呢?”
李世民看看臺下,沒人應聲,於是繼續說道:“當囤積到一定程度,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可能會爛在府庫之中,這種浪費是絕對不可以的,所以我們下來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多出來的糧食,換成其他對大唐有用的東西,這種交換,就涉及到了商業,如果我們繼續的重農抑商,那麼農人耕種,最後卻讓自己辛苦產出的糧食爛在府庫之中,這樣的行為,必招天譴。”
“另外,目前朕停在太極殿外的車子,還有現在的農耕機械、修路修城的器械,這些又屬於工部,是工匠發展後的產物,所有人都看到了這些產物的強大之處,我們對以往口中的奇淫技巧,是不是也應該拋開成見,大力發展呢?”
“所以朕打算摒棄所謂計程車農工商等級劃分,凡我大唐子民,一視同仁,給予他們同等的身份地位,眾愛卿覺得是否可行呢?”
李世民這段發言,彷彿在油鍋中潑入一瓢冷水,主席臺下,瞬間開始喧譁起來,在座的大臣們相互討論了起來。
其實對於他們而言,百姓的身份地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自家的利益,一直強調的重農抑商,無非是之前土地不夠,糧食的產量比較低,在座的官員大部分出身世家大族,他們把持著大量的土地,控制著糧食的價格,可是這種壟斷性的控制,在李恪拿出高產作物的那一刻,就一切被打破了。
他們現在也迫切的想要更換一條出路,而且李恪之前也承諾會給他們一條不一樣的路,所以從根本上,他們是不反對李世民這個說法的,他們現在主要討論的是,怎樣能讓李世民給出一個承諾,能讓他們從李恪手上拿到更多的好處。
在經過討論後,終於有人站起來問道:“陛下,如果我們一視同仁,那後面王公貴族們應該如何自處?”
李世民對於這個問題早有對策,說道:“後續,很多目前由朝廷代為經營的產業,都會開放到民間經營,前期,主要是由王公貴族們來把持這部分產業,世界很大,路也很多,所以各位無需擔心,只要我大唐不缺錢糧,那麼後續的發展就會越來越好。”
雖然李世民沒有直接說,但是所有的大臣們,都是人精,聽到這裡,已經懂了這是朝廷給他們留了活路,並不會打壓他們,也不會影響他們的利益。
既然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那也就沒有人會繼續反對了,紛紛贊同李世民的提議。
看到沒有人反對,李世民緩緩開口說道:“既然眾愛卿都不反對,那麼從今日起,農稅由五成,降低到兩成,並開始加收商稅,商稅也是收入的兩成。”
降低農稅,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好事,現在開始有了餘糧的戶部都沒有出言反對,而加收商稅,僅僅兩成的商稅,不僅不是負擔,反而會讓商人們感覺到朝廷對他們的重視,所以也是好事一樁。這樣的提議,就在一片和諧的氣氛中決定了下來。
自此,大唐開始走上了一條和歷史上,完全不同的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