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市的柳生雪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豐富的礦產資源,大唐:說好做鹹魚,你搞現代化,海港市的柳生雪姬,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朝的人,其實聰明程度並不比現代人差,只不過他們接受的教育不夠科學,50名金吾衛,僅僅用了3天,就全部掌握了運輸車的駕駛技能。

從剛開始飛離地面的驚訝和恐懼,到用急速在空中飆車,就只用了3天的時間。

看著這兩天因為飆車變得有點瘋的金吾衛,李恪不由感慨,果然速度是每個男人都無法抗拒的東西。

原本的李恪,獨行慣了,都靠自己的話,這一次開採的旅程,最快也要一個月,但是沒想到老李給了他一個驚喜,安排了40金吾衛給他,這樣他有人可用,只要安排好一切,就又可以安心的做一條鹹魚了。

打發了10名金吾衛開走了兩輛運輸車之後,李恪簡單的準備了一下,便帶著剩餘的金吾衛以及200臺採礦機器人離開了長安。

第一站是在安南,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安南與華國交界處,在明朝前,都應該有很豐富的稀土資源,並且這裡有大量的金屬鉲,但是具體如何還需要李恪來驗證。

考慮到路上的舒適性,李恪逼著金吾衛不準開到全速,只用一個相對舒適的速度前進,即使這樣,40分鐘左右就到了目的地。

投放了一組50臺機器人,並安排了5名金吾衛留在這看守之後,李恪馬不停蹄的前往下一處地點,現代社會那邊,礦產資源太過於缺稀,因為科技的發展,導致包括銅、鋁、錫、鋅、金、銀都已經快開採枯竭,更不要說鉻、鎳、鋯、鈷、鉲這種本身就比較稀少的。

分成了4批投放了機器人,並安排好金吾衛看守之後,李恪轉了一圈就又回到了長安,有了這樣的科技作為後盾,全國範圍內轉一圈只用了5天時間。

一百艘飛船需要的材料,李恪預計最快也要一年的時間來開採,這一年的時間裡,大唐有金吾衛,現代有沐清雪,基本都不需要李恪費心,他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專心的規劃他心中理想的大唐。

李恪躺在臥室的床上,不停的寫寫畫畫,他在思考大唐的路應該怎麼走,是直接從現代帶來足夠的裝置,還是讓大唐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這個問題他糾結了很久,按理來說,應該讓大唐穩步發展,最後自給自足,但是腦子裡的另一個聲音卻有跳出來對他說,可是你現在有現代社會的基礎做後盾,為什麼要還要捨近求遠 ?

到最後,李恪也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只能決定先做好基礎建設再想其他的。

李恪這邊還在亂想,外面的青蘭一路小跑的跑進了李恪的房間:“王爺,外面的運輸車已經回來了,王爺您看應該怎麼安排?”

李恪不由感到意外,這才短短的一天不到,怎麼就回來了。快步走出房門,看到運輸車已經停在了院子中央,開車的金吾衛向李恪彙報道:“王爺,咱們今天去的幾個地點,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王爺您看一下這些礦石卸在什麼位置?這只是第一個點的開採量,卸車之後,小人得繼續趕去其他的資源點運輸。”

聽到他這麼說李恪思索了一下說道:“按照你說的開採速度,你們4位可能要辛苦一些,互相換班吧,保證運輸的速度,車子先停在這就好,稍等我一下,馬上就好。”

說完李恪起身回到主控室,開啟掃描,果然掃描後,可以只針對礦產收納,輕輕一點,滿車的礦石就被收入了次元空間,滿載150噸的礦石,只佔了次元空間很小的一部分,按照這個裝載量,他一次就能向現代社會輸入1萬5千噸的各類礦石。

外面的金吾衛發現車裡的礦石瞬間消失不見,雖然還是有點驚訝,但是見慣了李恪神奇的他們也多少有些免疫了,只是向李恪見禮之後,匆匆上車,起飛離開。

收納好了這批礦石之後,李恪也感覺到了這個產量遠超自己的預期,趕緊安排家僕,在莊園的一角清理出了一大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