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從此大唐無饑荒
海港市的柳生雪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從此大唐無饑荒,大唐:說好做鹹魚,你搞現代化,海港市的柳生雪姬,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整個七月,李恪都恨不得在房間裡度過,吹著空調,吃著西瓜,懷裡還拱著兩個小腦袋,這樣的生活簡直是無比愜意,就這樣,一轉眼,就到了八月中。
八月中的長安與七月差別不大,不過長安城郊外的水泥廠和紅磚廠都已經建成,並且開始生產了,因為都是土窯,產量暫時還很低,只能邊生產邊修建,後續的窯都已經用紅磚水泥結構修建,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長安城裡的修築還沒開始,不過這個夏天多了很多給老百姓免費送冰塊的小店鋪,原來是李恪貼心的給每個裝了空調的大臣家裡,都免費送了一臺小型的冰箱,當這些人發現這個小冰箱可以用來製造冰塊之後,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這一點,免費派發冰塊,對自己來說浪費一點點的水而已,但是這正是用來刷聲望的好機會。
而李世民看到他們的操作,也並沒有阻止,雖然是世家或者大臣在派發冰塊,但是這生產的仙器可是三皇子帶回來的,所以無論他們聲望刷的多高,最後也不可能蓋過皇家,也就隨他們去了。
這天李恪剛剛起床,金管家就匆匆的來報:“蜀王殿下,剛戶部的官員來通知,種下的土豆好像已經成熟了,不過戶部想辦一個大型的挖掘會,殿下你看這事怎麼安排?”
聽到金管家的話,李恪才想起來,不知不覺自己來到大唐已經3個多月了,現在好像也完全融入了這裡的生活,想到這,李恪對金管家說:“那就辦吧,把父皇,還有一眾大臣都請過來,幾個國公嘗過了土豆的味道,其他人還沒嘗過呢,今天帶他們嚐嚐鮮。”
聽到李恪的安排,金管家低頭告退,李恪也趕到了院子中劃分好的種植區,這裡之前劃分好的每種作物一畝地,中間用壟溝隔開,這樣就是為了精準的測量產量。
剛到這邊,就看到戶部幾個人眼睛哄哄的,好像剛哭過,李恪心裡發笑,但還是假裝過去問道:“各位這是怎麼了?一個個的眼睛怎麼都腫了?”
幾人現在情緒已經冷靜下來了,聽到李恪問話,也有點不好意思,輕聲的回道:“王爺,今天小人在除草的過程中,偶然剷出了一顆土豆,然後小人就把一整株都挖掘了出來,王爺你知道麼,一株土豆,整整11斤!(唐朝沿用的十六兩)這樣下來,這一畝地最少也會有30石的收成,這簡直就是神蹟降世呀,王爺!”
聽到他的回話,李恪也清楚,這個時代的人,餓怕了,糧食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家人的命,所以才會這樣激動,李恪雖然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並不耽誤他感受這豐收的快樂。
幾個人邊聊邊等,讓李恪不禁感慨,沒有電話是真的不方便,這麼點事需要金管家到處跑著通知,效率太過於低下,看來通訊方面,需要儘快提上日程了。
一個多時辰之後,終於看到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向著蜀王府趕來,李恪遠遠的看到後,趕緊大開中門,方便老李開車進來。
等所有人到齊了,戶部官員小心的詢問:“陛下,現在是否可以開挖?”
李世民思索一下問道:“不知這糧食應該如何開採?”
官員趕緊回覆:“只要沿著每株的根部向下挖,輕一些不要傷到土豆,全部挖掘出來就好。”
聽到這麼簡單,李世民也乾脆脫掉了龍袍,挽起袖子,並且招呼著各位大臣一起動手挖了起來。
人多力量大,一畝地的土豆,30分鐘之內就被挖了精光,這邊有人負責收撿,有人負責過秤,很快一畝地的產量就確定了 41石,整整41石,原本以為能達到30石就已經是天賜祥瑞了,最後卻得到了41石這個數字。
在場的官員,無一例外,老淚縱橫,就連李二都紅了眼眶。
李二感慨道:“41石,這一畝地41石的糧食,如果推廣開來,得養活多少百姓,少餓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