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暮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頁,策馬戰秦川,林暮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數十日趕路,他們終於回到了都城平津。
剛一入城,三人便未敢耽擱,直接策馬至宮門前,下馬入宮,拜見恆王。
【東華殿內】
「啟稟陛下,秦將軍、蕭將軍、倪將軍三人已到達京中,此時正從宮門外趕來。」
恆王聞言,眼中微微一亮,站起身來:「好,總算是回來了。」
他揮了揮手讓來人退下,看向面前立著的衛嵐和董彧。
方才兩人正在向他稟報北部馬場的修葺事宜,今年秦川的冬天比以往來的要早,北部馬場年久失修,難抵這冬日嚴寒,這幾日接連聽聞有馬匹受寒染病,還都是些境外引入的珍貴品種。
衛嵐很是心疼那些戰馬,忙將此事匯報給了恆王,請求下旨修葺馬場。聽聞城門來報,衛嵐與董彧也顯得十分驚喜,衛嵐尚未發話,董彧先是拱手微微俯身道:「此次秦……三皇子連戰連捷,真是可喜可賀,如今他回到京中,陛下是否也要考慮,為他賜名嘉獎?」
第一百一十一章 恆王接見,連番稱讚
衛嵐微微偏頭看了董彧一眼,不禁搖頭苦笑。這個老狐狸,當初秦桑要領兵時,便是他率眾臣極力阻攔,若非陛下找了一個「民間皇子」的幌子,又將二皇子加封為王,他說不定還不肯善罷甘休。
如今秦桑攻城拔寨擊退南淵立功,他便搶著為秦桑邀功,還順著陛下的意思,將秦桑改稱為了「三皇子」。
其實,陛下從未提及過秦桑的年紀,董彧擅自就將他稱為「三皇子」,也是有自己的心思。
歷朝以來,立儲皆以嫡長為先。而本朝蕭皇后不曾育有其他皇子,蕭皇后仙逝後陛下也未再立後,所以能稱得上「嫡出」的便只有當今太子一人。
若是太子被廢,魯子越與秦桑便都算不上嫡出,只能以長幼來分。那麼,董彧將秦桑預設為幼,便是將她排在了魯子越的後面。
恆王聞言淡淡看了一眼董彧,垂眼沉默了片刻,而後抬起頭來輕笑道:「賜名就罷了,秦桑既是生於秦川,這姓氏已是再好不過。若是要嘉獎,將來等邊關徹底平定,將他加封為王也不遲。」
董彧眼中一驚,按理說,封王之事陛下本不該與他們以這般玩笑的口吻說出,但陛下偏偏這樣說了,倒是讓董彧有一絲惶恐。
他本就多疑,聽聞此言再不敢多說,生怕陛下這言語當中,還有什麼別的意思。恆王見他不再多言,也沒有再將這個話題繼續下去,他轉向衛嵐,微微笑道:「此番出征,倪鏡也是功不可沒。待他休息幾日,讓子越前去向他討教討教。子越這孩子,騎射倒還算過得去,就是這實戰經驗
,著實缺了些。」衛嵐聞言,拱手搖頭笑道:「陛下可千萬別這麼說,二皇子打小就精通騎射,這軍中將士也未必有幾人是他的對手,況且鏡兒此次隨軍出征,也不過是給殿下打打下手,他能不惹禍,老臣就已經倍感欣慰了
。」
恆王聽著這帶著些阿諛的話,倒也不拆穿,只跟著訕訕笑笑,點了點頭。
正在這時,殿外小黃門進來稟報,秦桑幾人到了。
恆王立即點了點頭:「快傳。」
不一會兒,秦桑與倪鏡和蕭何便踏入了殿中,到了正中,三人齊齊往下一跪:「兒臣秦桑拜見父皇。」
「臣蕭何、倪鏡拜見陛下。」
恆王幾步從臺階上邁下,至秦桑身前,伸出手虛扶了一把:「快快平身。」
「謝父皇。」
「謝陛下。」
幾人依禮叩拜之後,緩緩站起了身來。
恆王背手站在秦桑面前看向她,稱讚道:「我兒此次領兵出征,將南淵大軍盡數擊退,實乃我秦川之大喜!」
秦桑垂首抱拳,乾脆利落的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