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MM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1頁,穿成科舉文裡的嫡長孫,MM豆,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裴少淮似乎又在說與題無關之物,可皇帝聽得仔細,無人敢上前駁斷。
他從袖中取出兩塊碎銀,舉了舉,繼續道:&ldo;因為白銀只需切成這麼一塊塊,便可用於收購茶葉、布匹、瓷器,來年又滿載貨物,出海換銀。若是朝廷一旨令下,用銀廢錢,這樣的商船就會越來越多,一船船可食可穿可用的貨物送出去,而換回來一筐筐白銀,積攢在豪武手中,他們收緊白銀,則白銀價值愈高。如此白銀,既不能幫百姓果腹,又不能禦敵強兵,於朝廷何益?&rdo;
方才所言火耗、良幣劣幣,只在大慶朝之內、官與民之間,而現在所說的出海以物換銀,已經傷到了大慶國之根本,叫眾人深吸一口冷氣。
由稅例說到白銀,又由白銀說到了海貿,果真是牽一髮動全身。
皇帝聽懂其中深意,不由對裴少淮刮目相看,道:&ldo;愛卿繼續。&rdo;
&ldo;用銀是順勢而為,鑄幣是因權制用。&rdo;裴少淮開始說朝廷統一鑄造銀幣的好處,道,&ldo;朝廷鑄造良幣發行,下令用新幣,則百姓皆以良幣為尊,只需各地衙門以幣換銀,年後碎銀漸漸納入國庫,而良幣流通於市。&rdo;接著又道,&ldo;一銀幣為一兩,可抵千文銅錢,可換兩石米,收緊銀幣發行數目,長久保持如此兌比,則朝廷的銀幣、銅錢可重新取信於民。屆時,方可謂易物公允,不受制於豪武。此為其一。&rdo;
&ldo;其二。&rdo;裴少淮繼續列舉道,&ldo;若商船攜大慶銀幣出海易物,以大慶之國力,久而久之,則天下皆以大慶銀幣為衡,豈恐民不富、國不強?&rdo;天下是天下,不止大慶而已。
若是銀兩,則人人可鑄造,有銀即可。
若是銀幣,則其中含有&ldo;制權&rdo;所在,意義不同。
&ldo;便也是到了那時,吏部所提以銀抵稅,皆可無虞。&rdo;裴少淮最後道。
民間偽造鑄幣是難以避免的,朝廷能做的,是將銀幣鑄造得足夠精細,讓偽造變難,減少劣幣的出現。
此事,裴少淮心裡亦有了初步想法。
裴少淮言罷,令他意外的是,朝堂上開始有人紛紛站出來支援他。他們沒有圍繞銀幣諫言,多是說新政貿然實施於民不利,民生淒涼而大慶動盪,諫言句句精煉,顯然是有備而來。
那一瞬,裴少淮忽為鄒閣老而動容‐‐他雖致仕離開了朝堂,但他的門生還在,他們一樣以民為重。
大議已過一個多時辰,接近尾聲,皇帝望向幾位閣老,道:&ldo;幾位先生有什麼見解?&rdo;
樓閣老站出來道:&ldo;此事牽扯重大,不能兒戲,微臣以為還是從長計議為好,不若先做試點,再論全域性。&rdo;
今日之事,河西一派未能出頭,豈能草草就定下論斷、開始施行?
&ldo;樓愛卿說得好,以銀抵稅之事,確實要慎重行事,不能草莽。&rdo;皇帝頷首說道,先讚許了一番樓閣老。
裴少淮注意到,皇帝輕輕一句便換了個概念‐‐樓閣老意指鑄幣之事,而皇帝替他定性為&ldo;以銀抵稅&rdo;而已。
這樣,就不能說皇帝沒聽內閣的意見了。
其他幾位閣老則並無大異議。
皇帝說道:&ldo;稅則可以暫緩,但鑄幣之事和官吏整治,不可再拖了。&rdo;
裴少淮發現,方才他諫言駁斥吏部新政,裴珏神態自然,面對駁斥也不站出來辯解。反倒是這個時候,皇帝準備下令安排差事,裴珏抬眸望向龍鑾,臉上有些緊張、期盼之意。
&ldo;各州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