鴆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頁,全球天災,鴆離,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所有軍官大聲應答後,紛紛收拾自己桌前的檔案,起身離開。
程薇不知道因為自己無心的一句話,引起軍方重視排查。
她看司南家的水井打好以後,出的水無比清澈,喝起來有股山泉水的天然淡甜味道,連忙拿出五十斤大米,請那四個打井的師傅在自己院子裡也打一口井。
盛母原本心疼家裡來之不易的糧食,還再猶豫要不要打井,現在看程薇要打,司南還在旁邊表示,等給程薇打完了,她還要再拿一百斤大米,給她舅舅、姑姑兩家人租賃的空房子裡再打兩口井,盛母也就不再猶豫,同樣拿出五十斤大米,請打井師傅打口井。
他們三家人前往基林縣載了大量米麵食物回來,光大米每家人就載了五袋一百斤重的大米回來,他們有糧食請人打井,附近的鄰居都不出奇,只是嘖嘖稱嘆他們真是好運氣,出去一趟就能找到那麼糧食回來,掀起附近鄰居外出尋物資的新熱潮。
打水井的事情並不簡單,因為石山土地堅硬,還要確定方位是否打下去能出水,打井消耗的時間比在其他地方多一半,五口水井打了快三天才打好。
司南三人支付了打井師傅們以糧代錢的工錢後,程溯銘定得磚頭也被磚廠工人用平板車,一車車的推到門口堆砌。
程溯銘忙裡偷閒的找了二十個工人過來幫忙修葺房屋,說好的工錢是每人每天三斤大米、三斤麵粉、一個肉罐頭,選得都是幹活勤快的建築老師傅。
他們有心想在程溯銘這個醫生面前刷個臉熟,以後家人生病找他看病好說話些,不到一個月就把所有活計都完成。
期間他們按照司南的要求,樓頂上修建的溫室,四面牆修成雙重的火牆,牆上糊上水泥後,內牆上隔一米五的上下距離,修建三圈凹槽,用於以後種植燈光蔬菜、草莓等等。
地面則先做好多重防水防漏防裂開的措施,再縷空修建一層地熱層,用磚頭分成十個長寬約八平方米的小方塊,四角弄個小洞便於出水,小方塊之間留條小道,四通八達的通向各個方塊地,方便分類種植。
樓下的溫室則分成四個小方塊,牆上依然修建三個凹槽,兩個溫室的屋頂修成三角形的透光頂,房梁用得是手腕粗的鋼筋,再配碗口大小的新木。
頂上安裝的是司南在末世前購買的防彈玻璃,對那些修房的師傅說得是普通玻璃,以玻璃充當瓦片,形成天然的透光層。
這樣即便有厚重的積雪,房頂都能支撐柱,如果沒有積雪,又能吸收一些陽光,給植物促進光合作用。
師傅們一一照做,還把上下兩層的窗戶重新打了修葺,安裝上加厚防凍裂的玻璃,整個房子重新用水泥修葺一番,外修火牆、通熱道、裡修炕灶、還有雞舍、外用廚房大棚頂、柴房
每一樣都按照她的想法,嚴格精修,司南相當滿意,又請他們幫忙把溪流建築後方,靠小石山群山腳下,把那些堆積無人用的淤泥乾土之類的土壤,一袋又一袋的裝進之前她撿的化肥飼料編制口袋裡。
搬回到她家裡後,把樓上樓下溫室隔開的方塊全都填滿土,每方塊地的土壤至少裝了七十厘米深的土壤,凹槽裝了三十厘米的土壤,這才算完工。
他們散工之時,司南除了原定的工錢,還多給了每人十斤麵粉,額外贈送一小袋糖果餅乾,拿回家給孩子們吃。
這可把這幫建築工師傅高興壞了,逢人就誇獎程溯銘夫婦如何大方,又宣傳程溯銘這個醫生脾氣有多好,以後生病不用去基地軍方醫院,因為那邊雖然免費看病,但藥品著實不便宜,如果去程家,找程溯銘看病,說不定可以以物換物治病。
盛母、程薇去司南家裡參觀了一番後,盛母也動了種菜的心思。
不過她家房子沒有天台,只能在院子裡開一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