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穀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6頁,攝政王深得朕心,九月穀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嘉禾帝於內憂外患之中,連夜召開大朝會,將已故元輔杜明棠生前功過暫壓不表,靈柩歸鄉安葬,重整京畿防務,政令當夜連發九州。

【昭告九州萬民書——永貞三十二年,韃撻數十萬眾破天門關而入,火焚屠城,其罪滔天,國之大恥猶未敢忘,今蠻夷再犯國威,列軍三十萬眾,圍城於滄雲關九門之外。

朕少時親臨滄雲血戰,尺地寸草,皆為誓死必爭之地;一街一巷,皆有戰士浴血埋骨。

一旦賊寇得志,長驅向南,沃壤千里皆燃戰火,一亂則天下大勢去矣!此誠家國生死存亡之際,城破則國破,城亡則國亡,實非漠北一州之戰。

故朕今昭告萬方——九州萬民當同仇敵愾,外禦其侮,不生內戰,不過長江,不入金陵。浙安清田國策暫緩三年,江浙水師戴罪入運河疏浚大工,江北鐵甲統籌地方軍需,河道北運軍需戰備一日不可間斷。

國祚存亡,決於今日,決於萬民;凡有怯敵畏戰、惑亂軍心、為禍國防者,論法當誅,雖遠京師而天罰必至!

立天子以為天下,立國君以為國,朕危則備親臨生死之戰,安則開萬世安定之邦。

若有戰,則必戰!同胞共氣,家國所憑,以九州眾生力以御外敵,則天下定無不勝之戰!】

天子詔令下達九州,整肅地方內亂,秉承亡者之志,安定萬民之心。

街頭巷尾無不紛紛傳頌,民意如洪流席捲,戰意盛騰。

這封足以載入史冊的詔令傳到滄雲關時,年過七旬的衛老國公在戰火紛飛的城牆上,默然佇立良久,老淚縱橫。

這支當年孤軍奮戰,未曾等來過一個援軍、一粒軍糧的鐵騎,在堅守國防十一年後,才等來了嘉禾帝的這一封《昭告九州萬民書》。

世上但賞瓊琚詞,安知忠臣痛至骨。

這些年從未間斷過的猜忌轄制、明槍暗箭,眼睜睜地看著山河浴血、忠骨銷魂……

如此涼薄卑劣的世道,遠比風沙磋磨、霜刃加身更令人心血寒涼。

天子降詔後,朝廷六部數令齊發,幾乎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才歸順的九州河山擰成一股繩,傾盡舉國之力,強勢支撐滄雲決戰。

漠北從不負天下,九州終不負漠北。

武揚王再一次受命於危,率北營鐵甲軍趕赴前線,北上千裡,回援滄雲。

蕭亦然率鐵甲軍離京歸返的那日,天陰風緊,山川列營,嘉禾帝親率文武百官登城門樓一路相送。

沈玥久久地站在城樓上,一動不動地注視著鐵甲軍西出北上。少年天子挺得筆直的腰背,與漸行漸遠的軍旗一道,豎成了大雍朝新的脊樑。

長風萬裡送歸人,家國忠孝總難兩全,真到了分別的時候,心裡那條被撕裂的口子生疼著,凜風肆虐,怎麼都彌合不到一處來。

遣散朝臣後,沈玥欽點了翰林院修撰陸飛白隨侍,二人一前一後釘在城門樓上,望著萬裡綿延的山河。

沈玥道:「春闈榜首高中後,你定要入翰林院修史,如今半年之期過去,狀元郎的史書修撰的如何?」

陸飛白恭謹地低下頭:「臣德才淺薄忝居榜首,修史也是修行,觀古今於須臾……」

「屁話。」沈玥回手一摺扇拍在他的胸口,「朕還沒到迂腐不可言的地步,你也才剛及冠的年紀,用不著和朕說那些官場之上和光同塵的客套話。」

「千秋功過,皆在青史。陸卿想以史書鐵筆據事直書,為閻羅血煞、鐵筆判官、天門眾將……這些被零落成泥,碾入塵土的名字,爭上千秋萬載的後世之名。

——這才是你回絕六部,執意要入翰林修青史的原因,是也不是?」

沈玥頓了片刻,回頭看向青山遠行:「朕曾經,亦作如是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帝養成系統

梟藥

攝政王深得朕心

九月穀雨

地球人的蟲族日常

傾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