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穀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頁,攝政王深得朕心,九月穀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閣老,其餘的事情朕可以忍,也可以讓,唯獨人命關天,朕不能坐視不管。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任監生方才說的不錯,百萬生民在後,朕無論如何也要為他們的生機爭上一爭。」
沈玥目光如炬,杜明棠垂頭看著他,彷彿透過他的雙眼看到了曾經——曾經的大雍朝堂之上,遠非如今這般死氣沉沉之相,東宮太子仁德賢良,文有莊學海,武有蕭康勝,漠北三關固若金湯,甚至一度打進韃撻的金帳王庭,……
在永貞國恥之前,那曾是百年雍朝離九州中興最近的時刻。
而今,數十年過去,曾經茅廬論政之人或已陰陽兩隔,或已年近耄耋,而他終於又在這雙年輕的眼睛裡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好。」
「好。」
杜明棠連連點頭,君臣二人雙手緊緊交握。
他扶正頭頂的冠帶,握著沈玥的手,老淚縱橫。
「而今的內閣,是嘉禾八年的內閣,不再是永貞朝時的內閣,而今的朝臣也不再是先帝在時的朝臣。老臣畢生宵衣旰食,保住的這一絲星火,今夜便盡數交予陛下,陛下儘管去爭!
——九州生民與臣等在後,願為陛下之盾!」
殿中的雜聲不知何時停了,眾臣皆暫且止住手中的雜務,望向前方的二人。
杜明棠過去總是佝僂著的身子,攔在沈玥身前,請他顧全大局審慎為之的隱忍小心,在這一刻驀地站直了。
眼前的少年天子,雖未及弱冠,羽翼未豐,但那些冰炭置腸、眼生寒光的年歲終究是過去了。
黎民蒼生,九州萬方,終是等到了為政清明的這天。
沈玥後退一步,在滿殿的寂靜中,轉向群臣。
「民生之多艱,朕今夜方得見一隅。
朕請諸位愛卿務必實心用事,摒卻雜念,一切以民為本。
內閣只管做內閣所能做的,其餘的事相干的人,朕來協調;走不通的路子,朕來疏通;籌不上的銀錢理不清的帳目,朕想辦法。」
……
大殿之上短暫的安靜了一瞬,復又再度響起較之先前更熱烈的政論之聲。
殿門外的姜淼將這一切都收之眼底。
她原本是要來找小皇帝討要說法的,見這一幕卻變了主意。
橫豎有他武揚王府的副將和姜帆綁在一起,即便被算計著吃上幾日的牢飯,也絕無性命之憂。帆哥兒跟著走這一遭,受些磋磨,倒也比總在她手下護著要好。
倒是小皇帝使得一手極漂亮的制衡術,雖年紀輕,卻心計深遠,值得拉攏。
從龍舟上那一場賭局開始,再到六坊紅樓的轉手,這一步步的連環套,將原本偏安一隅、明哲保身的浪裡淘沙徹底拉下水,直至現在,再也脫不開幹係。
賊船已上,風浪已起,此時再談岸上的欺騙已沒有任何意義。
內監一早將她在殿外同守衛的爭端稟告了小皇帝。
沈玥出來見著了人,本以為要費些口舌功夫。
姜淼卻從容不迫地福身見了禮:「先前是我等衝動了,在這裡給陛下賠個不是。」
「無妨。至親之人身陷囹圄,其情可憫。」
沈玥駐足,認真地看向姜淼英氣颯爽的身形,誠摯道,「如今四大家烏煙瘴氣,唯有姜姑娘胸有丘壑,行止氣度讓朕嘆服。
不謀全域性者,不可謀一隅。朕先前會將六坊紅樓轉交姜姑娘,便是意在與姜姑娘謀全域性,保浪裡淘沙下一個百年安泰。」
姜淼愣了一瞬。
沈玥笑了笑:「仲父自幼便教導朕,女子之力,亦可通天徹地。」
姜淼靜立無言,眼底卻有火光湧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