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穀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頁,攝政王深得朕心,九月穀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亦然怔了怔。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低聲道:「對逝者,臣那樣說,是要令其死而無悔。但對陛下,臣並不想這樣講。」
沈玥抬頭看他:「那仲父要怎麼說?」
……
蕭亦然看著他灼熱的眼神,沉默無言。
他斟酌了許久的言語,說重了怕勾起沈玥不應有的心思,說輕了又覺得在這個時候,分量似乎並不足夠。
熱烈鮮活的活著,和遍體鱗傷的活著,都是活著。
但後者的苦,他受過,且一直在受著。
他不想讓沈玥也經受這樣的苦處。
於是,他朝沈玥伸出手。
「陛下同臣一道去個地方罷。」
沈玥推著蕭亦然,停在奉天殿前開闊的空地上。
奉天殿上承簷廡殿頂,受百官朝賀,矗立在嚴冬的寒風中,宮門巍巍,氣勢恢宏,讓人心生肅穆。
往來的宮人無不屏息斂聲。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這裡,是整個大雍九州權利的巔峰。
蕭亦然握著輪椅的手柄,偏頭看著沈玥。
「八年前,嘉禾元年,臣便是在這裡,牽著陛下的手,一步一步走上龍椅,行登基大儀。
那個時候,陛下只到臣的腰際,卻已有天子威儀,行禮、受朝、祭天,都未有分毫行差踏錯。
群臣百官都在想,天佑大雍,賜一明君,整個九州都在期盼著陛下長大,復興我朝。」
蕭亦然看著沈玥的眼睛,平靜地說:「但在當時,臣第一次對陛下行跪拜之儀,俯身在地的時候,臣心裡其實並不如眾人一般歡喜。
臣這一生,雖波折坎坷,背負罵名無數,但與國讎家恨相比,這些恩怨是非根本不值一提。
若論悔過,送陛下登上皇位,是臣一生中鮮少有過的後悔之事。」
……
蕭亦然停頓了片刻。
站在金鑾大殿前,蜿蜒龍柱、琉璃宮瓦的俯瞰下,睥睨九州的位置,直言龍椅的歸屬,即便是攝政專權如他,也有些過於大逆不道了。
沈玥登基時還太小,還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皇叔,生了那麼多的兒子,為什麼蕭亦然寧肯與八王為敵,同世家作對,殺得京城人人自危,也要力排眾議,讓他來做這個皇帝。
傳言揣測多半是說他少不更事,方便他擺布幼主,挾天子號令天下而已。
但長大後,他在莊學海的指引下讀過東宮的遺志才知道,當年蕭家婚儀上的那場大火,不僅是為著阻礙漠北同世家的聯姻,同樣也是為著同樣有清除世家之心的父親。
不是他蕭亦然選擇了自己,而是當年他的選擇——就只有自己。
四大世家用一場火殺盡蕭家四十三口人,不惜以天門八萬軍士的慘敗扶持一個姓嚴謝黎姜的皇帝,他就要用最直接的手段,粉碎他們的美夢。
以不仁之道,除天下之害。
即便蕭家只剩下庶子蕭三,東宮死了太子,彼時的沈玥還不過是個十歲的孩子,他們也休想得逞。
欠下血債,就要血償。
他從來沒有同沈玥解釋過當年的選擇。
但今日,為著維護他一顆純粹的赤子君心,蕭亦然破例帶他重新揭開自己的瘡疤。
「陛下本不該受如此的罪過、世道的磋磨,是臣的私心,將陛下拉到這個位置上,拖入這一場亂局之中,所以……」
蕭亦然鄭重其事地看著沈玥。
「——所以,臣要對陛下說的是,只要臣還活著,陛下便不必再勉強自己走到這一步。
惡人有臣來做,足矣。」
只要他還能撐一日,這世間的風霜雨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