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穀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頁,攝政王深得朕心,九月穀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己的手上,任何想以糧為刀,掣肘漠北的勢力,皆被粉碎。
早已接到陸飛白傳訊的袁徵,與嚴新雨送家主令入金陵,在保證軍糧調出後,便與龍舟分道而行。
袁徵與陸飛白挾姜帆和任卓繼續南下,九艘龍舟則孤身返航,沿邗溝入海。
改道後的龍舟順風順水,現下已經走入了琅琊境內。
【蛟龍入海卷潮回,得償淺灘之志。】
蕭亦然側臥在榻,看著窗外的紛紛揚揚的落雪,將手中的回信扔進面前的炭盆裡。
錦囊三計中的第一計,已悄然奏效。
隨著黎元明的畏罪自殺,武揚王交出除北營外所有明面上的官職和權柄,沈玥於朝堂的政令得歸正軌,亦在有條不紊的推行之中。
先前沈玥態度強硬,朝中上下風聲鶴唳,皆以為他會承襲武揚王的作風,繼續削官查貪,甚至重開鎮撫司的風聲已經傳遍大街小巷,他卻並未輕舉妄動。
天子劍矛頭一轉,借著黎家不得已而退讓,太后的遷宮,以內府庫的貪墨案作小切口,撬動起一場影響後世九州的大民生之舉——以開源節流為準的嘉禾新政。
當朝天子雖年歲尚輕,卻跟隨武揚王歷過戰火,挨過饑荒,見過最真實切膚之痛的民間疾苦,深知激昂之文易顯空泛之理,新政出乎意料的接地氣且實用。
沈玥從大內宮制用度削減開始,僅以宮中貴人須著換洗舊衣的小事著手,改制過往後妃帝王衣不必盥洗,冠帶帕襪用一次即廢的行止,裁剪織女繡娘上千餘人——僅此一項便節省宮中開支數十萬兩。
宮中開了節約的源頭,內閣隨即效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