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穀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頁,攝政王深得朕心,九月穀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學的皓然之風。
朝野之中雖怯懦無畏者有,與世家同流和汙者眾,卻也從不鮮見以死相爭,血濺河山的名臣志士。御史臺敢於直言奏罵統兵攝政的武揚王,國子監生不惜以仕途途相抵為國策鋪路——數千年來,儒家理學備受尊崇的「文人氣節」「家國天下」在中州朝野上下|體現的淋漓盡致。
即便琅琊黎氏太后的趁著洪災這股東風垂簾聽政,也不得不心懷忌憚。琅琊府軍的戰力遠不如武揚王的漠北鐵甲,輕易便能鎮住九州大勢,一旦觸及文臣忠君底線,血濺高臺、授人以柄,屆時恐九州皆是師出有名的「勤王之師」。
故而太后甫一上臺,最審慎提防的便是這群文官,也並未因一朝得勢便大肆提拔外戚干政奪權,而是折中任命了一早投奔世家的天子少師——季賢。
季賢從戴罪詔獄一步登天,也因此站到了風口浪尖。
「是思齊來了嗎?」杜明棠拄著柺杖,顫顫巍巍地從閣內走出。
「回閣老的話,是學生來了。」季賢整理下微亂的衣冠,取過文書迎了上去。
眼見內閣首輔親自迎了出來,眾人這才各自後退一步,將一場流血風波化為無形。
杜明棠親自拉著季賢的手,將其迎進了內閣。
「見過閣老。」季賢絲毫未有得志之色,仍舊深深地施了揖禮,恭謹地攙著他坐在下首。
「學生今早去巡了城,四城賑災的棚子已經搭起來了,米糧也是充裕的。百姓疏散的尚算及時,除了南城的房屋坍塌嚴重之外,多數百姓暫無性命之虞。」
「好……都是不幸中的萬幸,好在陛下事先有籌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