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穀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頁,攝政王深得朕心,九月穀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今夜,國子監率三千監生這一跪,學子請願、民心沸騰之下,勢必會令世家的這把火,燒向完全不可控的方向。

平原走馬,易放難收,中州處處受制於人,朕只怕更難過的關口還在後頭。」

……

殿中一時沉寂。

「朕並沒有怪罪元輔的意思。」

沈玥見他久久未有言語,回過頭歉意地笑了笑:「朕知道,學生們憂國憂民,寧可獻祭仕途功名也要為生民而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無論今夜之舉會導致如何嚴重的後果,朕身為九州君父,都會一力替他們擔著。」

杜明棠撐著座,將聖意一字不漏聽得清楚。

為官者,從道不從君。清田國策事大,武揚王南下又端出了百年九州一朝光復的架勢,無論莊學海怎樣說,他手裡握著偌大一個朝廷,要打,便只能打萬全之戰。

三千學子請願事發突然,沈玥在先前未有準備,卻能在瞬息之間春風化雨,安撫彈壓一樣不落。可見他並非是沒有考量的一時熱血,對清田這顆巨石落水後,所能激起的任何一絲波盪心中皆有忖度。

帝王業,開良道,庇太平,佑萬民。

沈玥雖年少,但坐在這個位置上,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杜明棠捋著長苒,諄諄諫道:「陛下治事需通觀全域性,不可執一而論。捏住天時、地利,至多隻能收中州一隅,唯有人心所向,方能令九州歸一。清田需人、需計,為何名聲一道反被陛下所棄?

真要長久對峙起來,民心是重中之重,學生能鬧一次便能鬧百次千次。今日可以因一己仕途反朝廷的國策,明日便可以公然對抗朝廷!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縱容民言禍亂便如大堤決口,洪水濤濤!」

沈玥驀地捏緊了手指,心中震動。

三朝元老,二十載首輔掌權,杜明棠言語之涇渭,如醍醐灌頂。

沈玥回過身上前,攙住杜明棠的雙臂,誠摯道:「元輔所言甚是。朕明白了。」

杜明棠握住他的手,緩緩坐下,扶著椅背緩了口氣,繼續說道:「朝廷既然推出清田,要將世家連根拔起,則必然此事不能善了。武揚王帶兵南下,勢必要動武收田,前有嚴家以糧為刀,未來則必有世家以民為盾。

若在今夜堵不住學生的口子,將來南方戰事一起、生靈塗炭,陛下便是千秋罪人。屆時莫說九州不反,即便陛下想要迴轉,再訴清田利弊,也是通天之難!」

論語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國策落地,未見收成之前,好壞全憑民間一張嘴,百姓鮮難衝破層層資訊的桎梏,通曉國策的利弊。

蕭亦然的鐵甲軍可以殺世家,但不能殺庶民,若清田的口碑從一開始就壞了,世家勢必會煽動百姓,以庶民之身阻礙國策施行。

屆時,若有人在田壟間高呼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莫說清田,他這個皇帝也不必做了!

沈玥手心出了一層冰冷的薄汗。

經杜明棠這一提點,他方才知道自己錯得離譜。

中州的朝堂之爭,只要蕭亦然肯讓步,為他震懾世家放來為質的那幾個傀儡,曉以利益,使計籌謀,總能在不撼動世家根本的地方逼迫其做出退讓。

久而久之,他便理所當然地用這種權謀之爭的思路去推演九州大勢。

但如今形勢變了,他與世家已到了狹路相逢,你死我活的地步。

生死之爭,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沈玥恭謹道:「元輔所言有理,是朕失慮,貪小利而險失大幹系。」

聽人勸,肯納忠義諍言是他身在上位,最難能可貴的優點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帝養成系統

梟藥

攝政王深得朕心

九月穀雨

地球人的蟲族日常

傾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