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穀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頁,攝政王深得朕心,九月穀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非,不分青紅皂白地辱人清白!
退一步講,縱使陸飛白有錯,也該上承禮部,交由朝廷查實真相,在這裡鬧事是做甚麼!」
季賢手中的佩刀高高一揚,直指大理寺的牌匾:「大理寺——朝廷辦案,執掌刑獄的地方,陸大人縱使教子不端,爾等也不該辱沒了大理寺的官聲!
一事論一事,對事不對人,這樣的道理,要本官來教嗎!」
炸沸的人群彷彿被當頭澆上一盆冰水,一眾學子在他擲地有聲的呵斥中,後知後覺地生出衝動過後的自慚形穢。
季賢看著眼前的學子,心中忽地生出一陣頹然無力。
先前國子監如此,任卓亦如此,不諳世事又空有一腔熱血的學生,是最容易被情緒左右,做了他人的手中刀。
他身為都御史,掌都察院糾察百官之責,無人比他更清楚,之所以無辜的學子會被一次次地煽動起來,頂在最前頭以死發聲,歸根結底,弊病還是出在如今的朝廷裡。
朝廷官政不明,想要求一個簡單的事實,便要拿命來抵,要悍不懼死,要無畏死諫,要敢豁得出去錦繡前程,要鬧得聲勢浩大,要扣得上為民為國的聲名,要壓得整個大局都不能開口……
如此,正義之聲方能露出水面。
大雍朝廷的失信,在這一次次鬧劇中體現的如此淋漓盡致。
季賢一把擲下手中佩刀,側首看著方才那人。
「你一口一個陸判官,你可知道,在中州里,鐵筆判官這四個字表的是什麼?你以為是百姓畏懼酷吏刑獄,給陸大人起的諢名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