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悠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頁,年代文裡的路人甲[快穿],悠渡,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個月後,出氣管徹底沒了動靜,陳昭找了農學院的老師們,還有幾個專業清理化糞池的師傅,來把沼氣肥清出來。
經過一整天艱苦的工作,最後計算出來,一個八平米的沼氣池,清出來的沼氣肥有三千多斤。池底部還留了大約五百斤的殘渣,這是作為接種物,以便下一次發酵的。
「看著肥力倒是充足,液體肥估計可以直接稀釋,對農作物進行追肥。這些固體的沼氣渣,我覺得可以作為肥料深埋進地裡,讓他們緩釋提供肥力,和化肥倒是很相似。」
這是農學院的魏老師,他主攻的專案就是肥料對於農業增產的幫助,在這方面比趙老師和陳昭可專業多了。
他能給出這麼高的評價,足以叫陳昭喜出望外,也叫周圍這些人興致高昂。
一行人也不嫌髒臭,當即就轉戰試驗田,準備弄個最佳稀釋比例出來。此外,固體沼氣渣也需要深耕進地裡,等到新作物種下去的時候,計算肥力增加對作物產量的幫助。
而陳昭提前在沼氣池旁邊堆積的廚餘垃圾,又被再次傾倒進沼氣池內,以便迎接下一次的收穫。
肥力的作用,要等到作物收穫的時候才能驗證,陳昭卻提前迎來了另外一批人。
早在她弄出泥巴大棚的時候,有些校領導便注意到了陳昭的存在,沼氣池這個新鮮玩意兒,再一次讓劉昭的名字在高層口中流傳。
肥力如何暫且不論,但是這個沼氣的用處卻是巨大的。
照明、取暖、燃氣,一體三用沒有問題,最關鍵的是這是清潔能源,所需要的東西也不多,家家戶戶自產的垃圾丟進去就能用。對於現在的國情而言,實在算是方便划算,而且可操作性極強。
陳昭規矩的站在校長辦公室裡,應對校長和書記的問詢,末了問道:「您的意思是,在學校裡頭再建幾個沼氣池,方便照明和燃氣?」
陳昭笑著回道:「我當然沒有問題,只要學校有需要,我肯定全力支援配合。不過還得請建築系的王富國同學,物理系的李壯同學,還有我們農學院的趙啟明老師幫忙,當初第一個沼氣池,就是我們幾個合力建出來的。」
說到這裡,陳昭有些不好意思的低頭:「就是有個問題,那第一個沼氣池的錢,還是我找人借的,要是再建幾個的話,我就沒有錢了,需要學校撥款才行。」
校長和書記對視一眼,俱都哈哈大笑起來:「劉昭小同志,你的思想覺悟很高麼。不過你放心,組織是公正的,不會叫任何一位同志吃虧的,你那個沼氣池,學校給你報銷了。」
「你那個沼氣池很好,廚房的劉師傅來跟我說過好幾次了,做飯比煤和柴火快,燒起來還沒有煙塵。他來我們這兒為你請功,說是不能叫你吃虧,那個沼氣得給你付錢才行,畢竟廚房買煤也要錢的。」
陳昭連忙擺擺手:「不不不,我不能要錢,劉師傅信任我,才同意把沼氣引入廚房使用,我咋還能得寸進尺,收學校的錢呢,能報銷修池子的費用已經很好了。」
三人來回拉扯了一番,最後陳昭收下了一個條子,拿著就能去財務處領修沼氣池的錢。另外還有一百塊的獎勵,以及搪瓷缸子熱水壺等獎品,算是褒獎她對學校的關心與貢獻,算是收穫滿滿。
其實後續的工作,完全不用陳昭出力氣,畢竟圖紙什麼的,王富國和李壯作為實際建造者,比她可熟悉多了。這次校長叫她過來,起身是想要徵求她的同意,把沼氣池化為共有,讓大家都能使用。
陳昭對此心知肚明,她回去之後,就找了趙老師、李壯和王富國三人,把情況一一說明,末了又道。
「小麥還有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