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悠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頁,年代文裡的路人甲[快穿],悠渡,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現在麼,陳昭只打算帶著小公主蟄伏,等到那雙方兩敗俱傷之際,才是小公主冒頭的時候。
只是計劃沒有變化快,戰火蔓延的速度。也遠遠大於陳昭的估計。趁著西洋動亂,南洋各國的殖民地起義綿延不絕,再加上夏國在背後的支援,這戰火更是難以熄滅,反而越演越烈,呈現出不可控制的態勢。
謝飛在其中的作用,可謂是功不可沒。
他這些年在鴻臚寺混得風生水起,幾乎每年都在各國之間遊走出使,把這些國家的底細摸得十分透徹,也和南洋各國之間,很有些同病相憐之感。如今抓著機會,他在後面出錢出力,還幫忙出謀劃策,務必要解放幾個國家,打破帝國主義在南洋的壟斷態勢。
而離南洋很近的東洋,最近日子也不好過。
西方各國本著遷怒的原則,撤回了許多援助不說,還在東洋建了幾個軍事基地,方便他們各國軍艦停泊修整,進行補給。
第68章 動亂
隨著南洋的戰火越演越烈, 夏國底層也開始不穩定起來。
這些年夏國的工業發展速度極快,農業方面進展也不慢,許多高產良種以及化肥農藥, 都進行了推廣, 按理說百姓的日子應該好過了才對。
但是貪汙腐敗的問題一直存在, 一層層的搜刮之後, 農民能剩下的東西真的不多。再加上土地兼併情況嚴重,老百姓手裡的良田越來越少,不少人只能成為佃農長工, 或者背井離鄉去打工, 日子過得越發艱難了。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導致夏國內部也是矛盾重重。
陳昭想了許多辦法, 但是都不起效,她手裡能用的人還是太少,權利也不夠大。最關鍵的是, 夏國雖然這些年發展了不少,但是骨子裡是腐朽的, 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僚階級層層相護, 真正辦實事的官員太少了。
而陳昭教出來的學生, 累計起來也不超過千人, 其中大半是搞科研的,另外的便是在中央六部任職的多些,地方官員少之又少。而且人心善變, 這些年來, 大家的思想也逐漸分化, 有些更堅定了,有些卻被官場腐化, 與舊友同窗分道揚鑣。
面對這樣的情況,陳昭終於相信了謝飛的話,腐肉生蛆,唯有刮骨療傷才能根治。
一味的求穩求和,只會讓創口越來越大,最終病入膏肓。
所以夫妻倆深思熟慮之後,覺得還是要革命。
第一步,便是借東風。
趁著周邊各國都在動亂,而民間起義也層出不窮,謝飛聯絡了一批他從前培養的人手,也扯起了起義的大旗。
第二步,便是劫富濟貧。
如今亂起來的地方,在南方沿海一帶,那處因為瀕臨港口,所以建起來許多工廠。
這裡本就人多地少,再加上工廠的工錢高,許多農民為了多賺點錢,便紛紛進廠打工,更有甚者把家中良田都變賣了,此消彼長之下,農田便進了地主的手裡。可這些日子東洋、南洋和西洋動亂不休,這些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沒了去處紛紛倒閉,廠裡的工人們就沒有了工作。
民以食為天,沒有工作的工人們填不飽肚子,自然要鬧起來。
因為離著海城近,所以謝澤領了鎮壓刁民的旨意。
不過在謝飛的暗示下,他倒是沒有對這些老百姓下死手,只是象徵性地放了些空槍,把人嚇跑了就不管了。至於撥下來的槍枝彈藥,還有軍餉糧草,留足基本的量後,都被謝澤暗暗扣下來,悄悄運到了西南山區。
那裡地廣人稀,叢林廣袤,藏著謝飛這些年訓練的數萬私兵。
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