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田中治一,重生之印月行,葉還生,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迎面而來的順風一招,讓那人又一次大駭,接連的往後跳。劉國璽就站穩馬步,接著往前跨出右步,轉到膝蓋的刀鋒往上一轉,就來了一個刀鋒上撩,直奔那人的襠部而去。
這一招叫撩根。
那人急急的舉起東洋刀向下一擋“叮噹”一聲,劉國璽的刀就偏離了方向。劉國璽步位沒變,繼續馬步,左開左砍,右開又砍,左砍右撩,右砍左撩,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來回翻覆,逼得那人節節後退。
這一招叫快取。
那人駭然大驚,這回可要了他的命,他左隔右擋,節節後退。可是劉國璽的速度太快了,只見他跨前一步,刀刃上翻,向著那人胸前,直直的刺了過去,刀尖就刺向了那人的心窩。
那人就心裡一驚,完了,這回要死了。只見他慌亂之中,中門大開。劉國璽的劍尖在移步換位的衝刺之中,直接抵在了那人的心窩之上,東洋人不敢動了,心口涼嗖嗖地疼。
劉國璽的刀風就此而至,剛才的左衝右突,已經讓那人的衣衫碎碎紛紛,那人胸口裸露著,一把東洋刀的刀尖抵在他的身上。
只要劉國璽輕輕一較勁,那人立馬就命喪當場,那人臉色蒼白,卻哈哈大笑起來。那人說,二十九軍大刀隊的刀法,你到底是誰?
那人說對了,劉國璽用的確實是二十九軍大刀隊的刀法,不過他並不是二十九軍的人。
這是劉國璽當年做偵察兵的時候,救了一個二十九軍大刀隊的老戰士,那個老戰士為了感謝他,把二十九軍大刀隊的所有套路,全部傳給了劉國璽。
這一路刀法是在當年喜峰口大戰東洋兵時殺出的名氣,出名的人是董旅長,手中的刀叫做青龍刀,就是學了個關羽戰神的仁義之道。
藉著關羽戰神的威名滅掉了東洋人刺刀拼殺的威風,被救的老戰士告訴劉國璽,這是河北大俠李堯臣的創新和發明。
當年李堯臣給部隊當武術教練,結合了現代戰爭的特色和步槍刺刀的特點技術,糅合了六合刀,發明了這一路刀法,因為李堯臣大俠會太極拳,所以這一套刀法又叫無極刀法。
剛才劉國璽使的就是無極刀法,也叫破鋒八刀。
破鋒八刀還有軍歌,軍歌上說的有些隱含,其實真實的口訣是,迎面劈大刀,頭胸再攔腰,順勢抄膝蓋,回首撩命根,八卦左右取,直攻敵心頭。
這與後世存在市面上的歌曲不同。這才是真正的口訣,而那個只是一首歌。
劉國璽現在使用出來的這套刀法,比當年二十九軍那個老戰士教的刀法更為猛烈,更加快捷,更好運用。這是因為清靜的師父,就是那個老道長根據刀法的特點,結合劉國璽的個人條件,做了改編。
原理是:埋頭一刀,平胸一刀,攔腰一刀,膝削兩刀,漫頭舞刀,利用五行原理,五刀融入成為一個整體,刀刀取敵性命,這是一個太極圓融的輪迴,可以正著使可以倒的使,可以從中間任何一招使,隨時出刀隨時轉。
這就像隋唐演義小說中,程咬金的三板斧,扎眼仁,劈腦門,掏耳朵。當年程咬金在夢裡得了三十六路天罡斧,醒來後只記得三招,就成為了大唐朝的開國功臣,三招神仙斧無往不勝,讓程咬金一個草包成了福將,拼著三斧混下了一個國公的名聲。
而老道長教給劉國璽的這套改編和創新後的新刀法,已經超越了李堯臣大俠的無極刀法,更像金庸武俠小說中令狐沖學的獨孤九劍。
獨孤九劍有九式,無極刀法有八招,不過老道長運用自己對易經的理解,把這八式招成了可以微調的八八六十四法,運用五行原理圓融到一起,分開是八招,一動就成了九。
那個八招是靜的,靜的是攻擊的要點,這個九是動的,動在隨心所欲,動的是攻擊的速度和方法,是真正的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