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章 安頓好一切再回家,重生之印月行,葉還生,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魚村市的大街小巷,每天都會出現一個熟悉的身影,那就是劉國璽。劉國璽是為了第五娍而來的,第五娍每天都會跟隨旅遊公司來到魚村市,與他相聚。
劉國璽經常騎腳踏車載著第五娍遊覽魚村市的大街小巷,感受這個寧靜的小漁村的韻味。
最後,他們會來到一片河邊的小樹林,靜靜地坐在那裡,談論過去的事情。這片小樹林見證了他們深厚的友誼,也成為了他們心靈的港灣。
當班車到點時,劉國璽會將第五娍送到旅遊車上,送回香江。他們在車上告別,相約明天再見。
有一天,第五娍感嘆道:“這裡的風景真美!”
劉國璽回去後,便與王守中聊起這個話題,說:“你二舅奶奶特別喜歡那片小樹林和旁邊的小河。”
王守中問:“二舅奶奶真的喜歡嗎?”
劉國璽點了點頭,王守中便說:“那你就告訴二舅奶奶,將來我們會在那裡為她蓋一棟房子。
等到大夏國房地產市場開放時,我們就買下那片地,建一個小區,取名為‘第五娍’。”
王守中的話,劉國璽向來是深信不疑的。
這個孩子從來沒有說過謊,只要他說出來的,哪怕是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也一定能夠實現。
因此,劉國璽也滿懷信心地對第五成吹噓了一番,說:“等以後我們有錢了,我就在這裡給你蓋一個小區,取名叫第五娍,我們把家安在這裡。”
王守中在南方最後處理的一件事,就是帶著義母阿貞去了一趟香江市。
在香江市的一家醫療機構裡,他專門為義母阿貞定製了一雙假腿。由於額外支付了費用,所以製作的時間非常快。沒過幾天,假腿就送到了。
阿貞在王守中的幫助下,終於能夠重新站立行走。她激動地穿上王守中從香港帶回來的漂亮衣服,帶著假肢的阿珍自信滿滿地再次站了起來,笑容滿面地看著王守中。
她對王守中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守中,不,三圈,我要去探監,去看你義父。”
阿禹在監獄中度過了一年又一年,阿貞從未去探望過他。現在,這些問題得到了解決,阿貞便有了一個心願,那就是去探望阿禹。
在阿貞出發去看望阿禹的那一天,王守中則帶著七海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他將所有事務都託付給了鄭強,由鄭強與魚村市的外商代表千代子共同負責南方事務。
臨走前,他囑咐鄭強一定要關心和照顧好他的義娘,義娘想做什麼就盡力幫助,如果沒有錢了,就找千代子商量。
令王守中沒想到的是,阿貞的這次探監竟然引發了另一個故事。當阿禹得知自己的家人生活得很好,孩子們和媳婦兒都有吃有喝,還能自己成立學校時,獄友們都眼紅不已。
因為許多獄友的孩子無人管教,不是成了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就是成了四處遊蕩的混混。
因此,許多人都懇求阿禹讓阿貞收留他們的孩子。
阿禹給阿珍寫了一封信,信件經過監獄審查並順利送達至抬頭村。阿貞收到信時,感到不知所措,於是與鄭強商議。
鄭強表示:“王守中在離開前囑咐我要好好照顧您,您的任何需求我都會竭盡所能去滿足和答應。至於您打算如何行事,完全取決於您。”
阿貞堅定地說:“我想拯救這些孩子。”
於是,一個又一個遭受苦難的孩子被送往抬頭村。他們都是勞改犯的後代,因為曾經歷過苦難,這些孩子個個聰明能幹,對老師忠誠,深知生活的艱辛。
後來,國強建築將所有的工程兵搬遷至大水塘附近的工房,將小學騰空,專門設立了一個勞改犯子弟收容所,實際上就是一個勞改犯子弟學校。
該收容所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