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蔡邕的飛白書
世家千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蔡邕的飛白書,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世家千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蔡邕也決定觀望一陣。
曹操忽然明白,太學策試很可能不簡單。
波雲詭譎的朝堂,將會掀起一股鋪天蓋地的浪潮。
蔡邕的政治敏感度比較低,但他從曹操凝重的神態中,窺探出了一二。
他這個學生,絕對不簡單。
曹操摸索清楚了朝堂的運轉規律,正一步步地驗證、實施。
他的人生,磕磕絆絆。
經過這一次沉澱,必然一飛沖天,猶如大鵬。
“孟德什麼時候返回鴻都門學?”
“老夫受詔作《聖皇篇》,現在已經完成了,需要送往鴻都門。”
蔡邕靜極思動,決定去鴻都門學看看。
鴻都門也是皇室藏書所在。
“學生願為蔡師引路。”曹操拱手施禮道。
“有勞孟德了。”
蔡邕和曹操乘坐牛車,轆轆而行。
一路上,他們探討經學、典故,不亦樂乎。
每一句話,都美妙而嚴謹。
蔡邕和曹操展示出來的層次和魅力,深深地吸引了鴻都門學諸生。
他們只是聆聽,都衍生出繚亂之感,談話的節奏卻恆定而平穩。
往往一句話,都能發人深省。
“曹操身邊,是何人?”
“大儒蔡邕啊,你竟然不認識,怎麼當的讀書人?”
“竟然是他,難怪句句精妙。”
蔡邕和曹操的辯論,沒有劍拔弩張。
漸快漸慢,都給人一種舒適的享受。
無可挑剔。
沒有瑕疵。
他們像是在演繹經學教科書,以強大的掌控力,給出“標準答案”。
普通的學生,根本無法體會那種境界。
千人千面,讀書何來標準?
以鴻都門學諸生對經學的理解,蔡邕和曹操就是標準。
蔡邕不經意間往外一瞥,看到了匠人用掃帚蘸石灰漿成字,修繕、裝飾鴻都門。
“停車。”
蔡邕朗聲一喝,信步來到匠人身邊,欣賞著他的傑作。
“掃帚能否借老夫一用?”
蔡邕客氣地和匠人交流,匠人受寵若驚,將掃帚遞給蔡邕。
短暫地凝神後,蔡邕迅速地飛筆斷白,寫下“鴻都門”三個大字。
字跡像缺少墨水的枯筆寫成的模樣,別有一番風韻。
“這就是大儒的書法功底?真是非同凡響!”
“好字,這股氣勢渾然天成,妙不可言。”
忽然,人群中簇擁出一人,正是書法家梁鵠。
“好精妙的筆法,我怎麼沒有見過?”
他滿臉愕然,恭敬地望向蔡邕。
“這是老夫入鴻都門,看到匠人筆跡所得。”蔡邕自豪道。
他越看越滿意,筆畫中有的似鳥頭燕尾,又似鳥頭鳳尾。
橫豎筆畫,絲絲露白。
“先生真乃書法天人也。”梁鵠執禮道。
蔡邕哈哈大笑起來,非常有成就感。
曹操仔細一瞅,便認出了這是蔡邕獨特的“飛白書”。
飛白書、柯亭笛、焦尾琴,都是蔡邕在歷史長河上留下的璀璨傳說。
沒想到他竟有幸見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