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與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八八章,玉璽記,石頭與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了。
唐海頓覺事情不對,他是他祖父特意送給殿下使喚的,殿下真沒外待他,他一來就是跟著杜長史做事。這唐學士其實唐海也不熟,他是他祖父的長孫,他祖父常年在外地做官,他就也跟著祖父任上跑。不過,既是同族,且是殿下的先生,唐海就出來接待了。
這說來,唐學士也是裴狀元的先生啊,可裴狀元這樣不冷不熱的,唐海又想到唐學士也等小一時辰了,殿下那裡也沒有傳見的話,唐海心中生疑,可一時也不好說什麼,只得繼續陪著說話。
再過一盞茶的功夫,依舊沒有傳見的意思,唐海手上也有事務,便請這位學士族叔稍侯,他先去做事了。
唐海驚出半身冷汗,連吃兩盞熱奶茶才好些。以往在祖父身邊,縱是見生人,也有幕僚先生們先提點他這人的來歷,他也從無出錯。如今在殿下身邊,先時小族叔唐墨那是殿下跟前的大紅人,這又來殿下的師傅,唐海原以為唐家在殿下這裡再添臂膀,不想卻是個不受人待見的。
他一門熱心腸的招呼族人,倒險做出錯事來。
直待將將中午,穆安之連大祭時的祭肉準備如何都問了一遍,實在沒什麼問的,才放兩位長史去了。穆安之吩咐小易,“如玉你留一下,唐師傅不是尋常人,乃本王與你的授業恩師,小易你親自去迎迎唐師傅,請唐師傅過來說話。”
華長史杜長史一句話不多說,倆人立刻就退下了。他倆在穆安之身邊三四年,對穆安之鮮與唐學士來往是清楚的,反正在帝都時也沒見過這位學士來往皇子府。十幾年的授業恩師,這樣就太不正常了。
杜長史華長史都打聽過,那個緣故,倆人對這位唐學士也沒什麼好說的。
杜華二位長史退下後,裴如玉小聲嘀咕,“按理我是你的伴讀,伴讀主要是服侍你讀書,我跟你可不一樣,唐學士是你的恩師,說來我不該上趕著給唐學士做學生。”
“你這馬後炮晚十好幾年,這會兒說這個有什麼用。當初他講的可多是科舉文章,那完全是對你用心,你這三元說不得還有人家一半功勞哪。”穆安之嘲笑老友。
“你可別給我添堵了。”裴如玉翻個白眼。
唐學士等倆時辰,好在他也不急著見穆安之,但被如此怠慢,唐學士自然心有不滿,於是,神色愈發肅穆。
穆安之也不過說些一路辛苦的套話,唐學士獻上給穆安之的禮路四書五經一套,還問,“殿下如今在讀什麼書?”
穆安之道,“北疆事務繁忙,閒了讀一讀兵法。”這是跟他老友裴如玉說的,據說白大人懷阿秀時,他老友就時常守著白大人的肚子讀啟蒙書卷,阿秀一降生,果然聰明伶俐。穆安之喜歡兵法,就給自家兒子讀兵法。
聽此話,唐學士一臉不贊同道,“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豈可多讀?殿下閒了還是讀一讀儒家經典,方可怡情養性,身心豁達。”
裴如玉先笑了,“看唐師傅說的,有唐師傅您教導這些年,殿下還能不豁達?唐師傅現下讀什麼書,還在讀四書五經,讀哪一章哪一段了,我近來倒是頗有心得。”
當下把唐學士噎個好歹,裴如玉三元之才,學識早非唐學士能比,裴如玉一旦發作那是能從唐學士最引以為傲的學識上把唐學士幹翻的。唐學士道,“如玉,我在與殿下說話,殿下乃親王之尊,雖殿下性情溫良,一向長情,與你也好,可咱們做臣子的,可得時刻謹記尊卑有道,上下有別的道理方是。”翻譯一下就是,老子在說話,你少插嘴。
裴如玉唇角噙著笑,上下打量著這一幅教導口吻的唐師傅,“先生說的是,論起身份,咱們都是朝臣,殿下出師久矣。我聽說在帝都時住得那樣近,先生也從未去問候殿下功課。想來先生是知道,殿下早非昔年幼童需人講習功課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