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2章 大棋,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收入來源,而合法的官鹽,在大明就等同於財富。
“開中法”最早起源於洪武三年,當時因山西的宣府、大同等邊地急需軍糧,朝廷募商人輸糧換取鹽引,憑引領鹽運銷於指定地區,稱為開中,晉商由此起家;洪武四年,制定中鹽則例,計道路遠近、運糧多寡,考慮中納商人能否獲利等因素,以確定糧引兌換額;洪武五年以後,大明朝廷根據需要,陸續實行納鈔中鹽法、納馬中鹽法、納鐵中鹽法及奈米中茶法、中茶易馬法等。
不管是哪種辦法,“開中法”的具體操作步驟基本都是大同小異的,大致分為報中﹑守支﹑市易三步。
報中是鹽商按照大明朝廷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糧食運到指定的邊防地區糧倉,向政府換取鹽引;守支是鹽商換取鹽引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市易是鹽商把得到的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
不過這項政策執行了三十年,因為鹽的利差實在是太過誘人,上至宗室、勳貴,下到文官,見持有鹽引有利可圖,紛紛奏討鹽引,轉賣於鹽商,從中牟利,這一現象被稱為“佔窩”。這種“佔窩”現象愈演愈烈,極大地破壞了開中制度,也嚴重影響了大明朝廷的財政收入,如今改革鹽法以彌補朝廷的財政收入已勢在必行。
而“開中法”跟漕運是分不開關係的,因為開中法的本質就是朝廷把邊軍的糧草物資承包給商人運輸,商人走的就是京杭大運河的漕運,因為只有京杭大運河這條河流是貫穿南北的,從隋朝開始,就是溝通南北的主動脈。
一個月前從吳淞江出發的陳瑄已經試驗過了,糧食海運完全可以代替漕運,這就有了整頓“開中法”的基礎。
朱棣從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開始,在燕雲坐鎮了二十二年,身為“開中法”的接收物件,此法的弊端他看的一清二楚,之前是沒機會動手,怕影響重新整頓靖難之役後的帝國北部防線,如今重整的差不多了,自然就打算對“開中法”動手了。
但對“開中法”動手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這裡面牽扯到了太多的利益鏈條,北部防線也確實需要大量的糧食等物資從南邊調運供給,即便廢了“開中法”,也總得有新的辦法才行,也得把原本由“開中法”培養起來的利益集團導向新的途徑,否則相當於得罪一大批人的同時,自己廢了自己的北部防線,畢竟士卒吃不上飯是會譁變的。
“吵起來以後,父皇打算怎麼做?”朱高燧低聲問道。
“不知道,得先吵起來再說,日本使團的貨物這件事鬧大了,疊加未來的明日非武裝自由貿易區,一定會讓文官們炸毛的.核心問題就是要不要徹底放開海禁,畢竟現在即便鄭和下了西洋,也只是官方貿易,而非民間貿易,如果不放開海禁,明日非武裝自由貿易區根本就無從談起。”朱棣雙手叉腰道。
“等等。”
朱高燧看向父皇:“所以父皇的意思是,這件事其實是未來明日非武裝自由貿易區的前奏,而明日非武裝自由貿易區能否辦成,就在於是否要廢除海禁,如果能吵明白,把海禁廢了,那麼經由民間商人向北部邊軍運輸的物資都可以漕運改海運,開中法也就可以革新了?”
“便是如此。”
朱棣看著他挑了挑眉。
“那怎麼吵明白呢?”
“看國師的嘍。”
朱棣走到龍椅前,提筆蘸墨,寫了一封聖旨。
“賜國師姜星火銀百兩,彩幣二十表裡,鈔三百錠,金符一張,麒麟服一領,宅邸一座,以彰其臨機處置、挫敗謀逆之功,特進榮祿大夫、奉天輔運推誠效義文臣、上柱國。”
朱高燧在旁邊看的心驚肉跳。
沒別的原因,朱棣給的名頭實在是太夠意思了。
這裡需要一一解釋,這三個分別是階官、封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