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6章 經濟,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頭說起的話,是漢武帝時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先後推行算緡、告緡、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幣制改革、酒榷等一系列經濟變革,這些措施大幅度增加了大漢的財政收入,為漢武帝北伐匈奴奠定了基礎”
“等等!”
朱棣回過味來了,合著這個所謂的【鹽鐵會議】就是取消桑弘羊幫漢武帝理財的各項政策是吧?
那現在誰是“桑弘羊”?誰是“漢武帝”?
金忠當然明白了朱棣的“等等”是什麼含義,於是果斷話鋒一轉。
“實際上,是因為桑弘羊的鹽鐵、均輸、平準、酒榷等政策侵犯了其他人的經濟利益,反對者中除了地方豪強以外,就是新崛起的貴族,霍光就是其代表.陛下,我們大明的【鹽鐵會議】可不能重蹈大漢的覆轍啊!”
金幼孜果斷跟上:“不錯,漢武帝正是用了桑弘羊的理財術,才有能力做下千古一帝的功業。”
在兩個肚子裡蛔蟲的幫助下,朱棣大約明白了前者,又問道:“【延和殿廷辯】又是什麼過程?”
“主要是王安石和司馬光的分歧,【延和殿廷辯】的辯題是當時北宋工商經濟發達,國家卻很貧弱,朝廷是臭要飯的,而在民間,由於不抑制土地兼併,貧富差距極大,這些到底該怎麼辦。”
“王安石主張開源,也就是朝廷要把經濟的各項大權收起來,效彷商鞅、桑弘羊,進行朝廷主導的經濟變革;司馬光的觀點與王安石恰恰相反,他主張節流,也就是朝廷不要亂花錢,要抑制土地兼併,要讓民間富庶起來,朝廷不能搜刮百姓的錢。”
“王安石的觀點是‘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司馬光特別痛恨這句話,他痛斥桑弘羊就是用這話去欺騙漢武帝,導致武帝晚期盜賊並起,被迫下《罪己詔》.在他看來,整個大宋的財富是有一個定量的,不在民間就在朝廷,二者會互相侵佔。”
朱棣看向了他爹的畫像:“朕明白了,看來黃福說得對,大明確實需要一場新的【鹽鐵會議】或者說【延和殿廷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