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5章 龜甲,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我不會讓他白幫忙的。”

——————

“老和尚這是要輸了嗎?”

重新穿上赤金龍袍的朱棣在二樓居高臨下地看著擂臺,從他的角度可以看到,沙漏似乎快要走到頭了,而姚廣孝卻被曹端的那句“三綱五常,天理也,亦是天禮也”給壓得半晌未曾出聲。

除此之外,旁邊傳來的議論聲顯然都是不看好姚廣孝的。

“唉!”

穿回了蟒袍的朱高燧交代完任務從樓下上來,聽聞此言嘆息了一聲,有些遺憾:“本來還想看看老和尚如何能夠將對方駁斥倒呢,可聽得汪與立和高遜志的意思,都覺得曹端贏了,卻是讓人氣沮。”

“父皇,要不咱們上去幫忙吧。”身後站立的朱高煦說道。

朱棣擺了擺手,拒絕了:“不用!想來國師應該有辦法的,若是實在沒準備,老和尚也答不出,就讓老和尚吃點苦頭吧!省得外人老以為朕會偏袒他,對了,你吩咐下去,讓御膳房今晚準備好老和尚喜歡的菜式……朕記得他挺喜歡吃筍的,應該會喜歡這個。”

身邊的緋袍太監恭敬領命:“遵旨。”

擂臺上,姚廣孝依舊靜默無語。

他現在已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面,根本就沒空關心周圍人對於自己的議論。

他的腦海中只剩下一條又一條駁雜難明的資訊。

那些意識並非由他所創造出來,但是在他的“眼前”卻如同活生生的文字一般呈現出來,甚至比文字更加清晰。

其實,這樣的感覺並非是什麼新鮮事情,每個人都有過,因為當人的精神集中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便能夠出現這種心無旁騖的感覺。

就像此刻,姚廣孝的意識正處在一片清明之中,他根本聽不見四面八方響起的嘈雜聲音,彷彿整個人置身於靜室一般。

忽然,他的目光移動了。

那些原本混亂嘈雜的喧囂瞬間衝入耳膜。

姚廣孝的回答極為簡練。

“三代之時,可有三綱五常?”

這裡要明確的是,“三代”這個概念,在姜星火的前世的網路論壇裡有人認為是“唐堯、虞舜、大禹”,也就是俗稱的堯舜禹這三代君主,但事實上這種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三代”一詞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論語·衛靈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該詞一直到戰國時期,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後,“三代”的含義才開始包括了東周,並一直沿用下去,在周朝初期還有統稱夏、商為“二代”的現象。

而先秦主流學派的著作,更是對於三代有著明確的界定,譬如《墨子·明鬼下》記載“昔虞、夏、商、周,三代之聖王,其始建國營都日,必擇國之正壇,置以為宗廟”;《孟子·卷五·滕文公上》記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庫,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禮記·禮器第十》記載“三代之禮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周坐屍,詔有武方,其禮亦然,其道一也。”

所以,“三代”毫無疑問是指中國最早三個統一政權——夏、商、周。

而“三代之治”的說法則是西漢時期的儒者提出的,他們認為夏、商、周是華夏治理得最好的三個典範朝代,“三代”之時的帝王的道德人品和治國態度(不包括夏桀、商紂、周幽王三個末帝和其他個別昏庸君王)乃是後世帝王的楷模,尤其夏禹、商湯、周文王被尊為“三王”。

而儒家學術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如今的明儒更是到了言必稱三代的地步,將之當做一種政治理想國來作為當世的參照標準,以及無堅不摧的學術正確。

曹端怔了怔,卻也沒急著回答如此顯而易見的問題,而是沉思幾息後方才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三國:毒士千里駒,毒火攻心

珠峰之上

三國:這個主公不一般

相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