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二十章 良知,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基於這一點,既然良知能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那麼也就具有了促使人們從善去惡、改惡從善的能力。
姜星火緩緩道出他的觀點,而這種聖人講道一般的氣質,彷彿天生就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使得他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一種說服力,就連旁聽者,都能跟著陷入思考。
在這種環境下,楊士奇的自信和驕傲被擊潰,他終於忍不住了。
“若是良知這般有用,不需仁義禮智信等諸多準則,怎麼先賢們就沒有認識到?若是光憑個人內心良知,一個人的良知有一個人的樣子,怕是免不了最後變成心證狂禪。”
“嗯,伱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知道,跟改正,是兩碼事。
這世界上多的是“我知道錯了,我就不改”的人。
而人們在道德選擇上,都會面臨著現實抉擇,不是有良知就能造成好的結果,所以必須要讓良知發揮作用,也就是“致良知”。
姜星火平靜的說:“所以,才要有致良知的工夫。”
陽明心學大行於明中晚期,成為當時的顯學,不是沒有道理的,其核心要義,就在“致良知”三個字上,而王陽明回顧明代前中期的理學學術之失,提出的這個觀點,正是切中當時士風之要害積弊,有滌盪學風、重樹世風之期許,此時拿出來再好不過。……
第3\/5頁陽明心學大行於明中晚期,成為當時的顯學,不是沒有道理的,其核心要義,就在“致良知”三個字上,而王陽明回顧明代前中期的理學學術之失,提出的這個觀點,正是切中當時士風之要害積弊,有滌盪學風、重樹世風之期許,此時拿出來再好不過。
實際上,“良知”雖然是與生俱來的,能使人知善知惡,能使人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確評價,指導人們的行為選擇,促使人們棄惡從善,但現實世界裡,就是有很多人無法知善知惡,不能做出正確評價,不能改惡從善,“致良知”之學,就是為了解決這個最難回答的問題而作出的答案。
“致者何謂?其一,曰中介,昏暗之士,果能隨事隨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則雖愚必明。其二,曰實踐,知良知與行良知之間,所差者不過實踐,唯有實踐,方能使人體察過度的物慾私利乃是使良知昏蔽的主要原因,繼而時刻自省,時時保持吾心之良心,即廓然大公、寂然不動之本性。”
“至於為何要致良知,便是因為,人乃物質所構成,良知雖是先天之知,卻非是所有人自覺之知,因此,要透過致良知,把先天之知轉化為自覺之知。”
實際上,在這裡姜星火對致良知的含義,做了部分補充,“先天之知”其實就是“先驗之知”換了個說法,也就是將德國古典哲學術語的“實踐”概念與之融合,同時另闢蹊徑,繞開了過去理學家們的老路。
這也是根據黑格爾對華夏心學的深刻分析所得出的,按照黑格爾的話說,“良知”就是“先驗之知”,也就是“物件自己規定自己,而不是從外面獲得自己的謂詞”,而黑格爾認為心學的“致良知”理論,作為“先驗之知”,雖然有標準的方法論和實踐手段,也就是透過謂詞的各種限定,人們能夠透過“致良知”一步步接近真理,但並不能完全認識這種“先驗之知”。
姜星火繼續說道:“先天之知,即是真理,真理是某一時空的同一個客觀的世界在跨越時空的不同的主觀的世界的同一認識,在客觀條件滿足的情況下表現為反覆出現與必然出現,而‘致良知’這個實踐的過程,就是把先天之知的主觀世界與某一時空的客觀世界接軌的過程。”
換言之,姜星火把“實踐”、“真理”這些近代哲學中的重要概念,與“致良知”結合了起來,完成了他的心性論。
而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